陕汽控股信息技术部副部长任晓红:汽车制造行业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建设期

2021-08-11 16:34

随着“数字化”概念的走热,全球制造业掀起了一场巨大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遵循时代的发展趋势。当下,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快速普及的同时,国家对智能服务产业的发展也持续进行积极引导,作为首当其冲的汽车行业,转型与变革已经不可避免。

如何实现以数据驱动业务,实现新的增长点,既是企业关注的重中之重,也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作为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制造企业,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出了相应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深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进行深度融合。并联合业内专家和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积极开展大数据技术与智能制造应用领域的探讨与交流,在数字化转型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汽车制造业进展相对滞后,西部企业于东部差距大

自《中国制造2025》规划明确将汽车产业列入新战略重点突破的领域以来,实现生产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成为了所有汽车企业面临的重点任务。对于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陕汽控股信息技术部副部长任晓红认为,装备制造业的数字化进程相对于数字原生、金融、能源、运营商等类型的企业来说比较滞后,同时在数字化、信息化的水平、意识和投入方面,西部企业相对于东部企业均差距较大。

“从整个行业来看,大部分汽车制造企业仍处于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探索的叠加期,IT部门的主要工作还处于业务数字化阶段,以提升业务操作效率为主,同时部分信息化基础较强的企业已开始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尤其是大智移云物等新技术的应用探索。”任晓红补充道。

信息系统全覆盖,带给企业有力保障

自2004年实施ERP系统以来,陕汽在研发、供应链、营销和管理等业务领域分别建设了以PLM、ERP、MES、SCM、DMS、OA为核心的80余套信息系统,这些系统的建立实现了设计、工艺、仿真、实验、电控等业务流程覆盖和跨地域协同设计、打通了订单到交付等企业核心价值链端到端流程,有力的保障了企业运营管理的精益化。信息化覆盖度达到75%,有效支撑各板块的业务,实现提质、降本、增效。近两年,陕汽先后开展了数据咨询项目、大数据分析应用项目、车联网数据分析应用项目和数字化运营平台建设项目,有效的支撑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

除此之外,陕汽控股还有两个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途径。首先是打通不同业务部门和系统间的数据,贯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利用数据分析优化业务流程,最终实现降本增效。其次是利用数字化技术获取、分析并利用产品运营数据,创新优化产品设计,持续改善客户体验,甚至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验不足、回报缓慢、基础条件有限,阻碍企业转型发展

对于汽车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困难,任晓红将其归结为以下三点,希望可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得到解决。

一是尽管智能制造与工业4.0概念推动了传统制造业信息化与数字化升级的需求,但行业内缺少数字化工厂的成熟案例,无法对企业未来数字工厂实施路径提供指导。

二是迈向数字工厂和智能制造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短期内较少能看到信息化或自动化产生的效益或回报。

三是大部分企业不具备推行“数字化工厂”的基础条件。许多企业本身管理基础薄弱,流程与标准缺失,缺乏数据意识和数据文化,此时导入“数字化”工厂项目,可能会水土不服,项目困难重重。

展望未来,陕汽控股将继续致力于实现数字化转型,携手产业链上下游成员一起构建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圈,向着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