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看两会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获得确定性

陈白2022-03-05 11:34

陈白/文 如果要找到这些年来政治经济领域的出现的高频词汇,不确定性想必能够入选。

在商学院中,教授们用VUCA——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来形容这种转型中的焦虑状态。这个词汇,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军方,指的是在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多边世界,其特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以及不确定,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VUCA时代的概念再度兴起。

在当下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情况下,从震荡的资本市场市场到忧虑的跨国公司,不确定性情绪的阴影不断扩大。这个时候,或许我们可以说,中国市场不仅仅是拥有最完整产业链的国度、是拥有最大终端消费的市场,还是拥有在全球变局下确定性最高的稳定大陆。

就在刚刚披露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能够发现,其中最底层也是最大的信息增量,是韧性,是预期,是信心。

中国经济体量占全球第二,2021年经济总量超过114万亿元,人均GDP已经接近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在这一基础上,关于未来的经济增长,我们获得了5.5%的一个权威宏观基础预期,而这是在高基数基础上作出的关键判断;再比如关于经济增长的驱动方式,我们明确获得了创新驱动这一回答;再比如对于民生关切的诸多方向——就业、税负、楼市乃至是妇女儿童拐卖问题,所有的关切都在最高政府的工作报告中获得回应。

这也是稳预期的要义,信心比黄金重要,这不仅是简单的加油鼓劲,更是被行为经济学所认可的经济发展路径。市场主体包括企业、个人和消费者、投资者、经营者等等,这些市场主体的预期,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投资不投资取决于预期,消费不消费也取决于预期。行为主体的预期趋稳,我们的经济就会趋稳;行为主体的预期趋稳,我们的经济就会趋稳。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是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下经济工作的判断和未来经济工作的指引。从“六稳”“六保”到稳字当头再到如今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行稳致远”一词,稳字贯穿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逻辑。

我们相信确定性的力量,当从市场主体到每一位纳税公民都能够对未来的生活获得基本的确定性,我们才拥有了穿过黑天鹅之湖的信心和勇气。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商业评论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