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竞速普惠小微金融 数字化带来的高增长能否持续?

万敏2022-03-30 22:41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敏 3月30日晚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分别披露了2021年度业绩报告,至此,六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年报已全部亮相。过去的一年中,大型商业银行投向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努力初见成效,多家银行此类贷款实现了高速增长,且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

增速提高利率下降

3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把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的要求落实到位”。

年报显示,工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52.5%,新发放普惠贷款平均利率4.10%。建设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1.6%,平均利率下降0.2个百分点至4.16%。农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8.8%,累放贷款年化利率 4.10%。中国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创历史新高,达到53.15%,且平均利率降至3.96%。邮储银行增长近20%,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5.19%。交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9.23%,平均利率4.00%。

以上多家银行的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增速,利率也有所下降。据央行公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1年,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93%,比2020年全年水平下降22个基点。

从贷款余额来看,建设银行年报表示,根据2021年监管口径,该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1.87万亿元,较上年增加4,499.44亿元。工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0,990.12亿元,比年初增加3,784.48亿元。邮储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606.02亿元,较上年增加1593.55亿元。中行贷款余额8,815亿元,新增3,059亿元。农行余额13,219.62亿元,增加3,693亿元。

普惠金融贷款客户数量方面,建行193.67万户,较上年新增24.12万户。中行近62万户。工行79.5万户,增加20.4万户。农行19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5万户。邮储银行有贷款余额户数171.07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0.24万户。

此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和户数也在继续增长。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兴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1075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户数较上年末增加6.25万户。招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926.39亿元,增幅18.22%;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款余额户数较年初增加44.38万户。中信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686.64亿元,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5.02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较上年末增加两万户。

3月30日,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显示,一方面,在稳增长背景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预计利率将延续下行态势,企业融资环境整体宽松。另一方面,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金融机构让利空间有限等也会对利率走势带来一定影响。

普惠小微信贷的线上化突破,是大银行得以迅速取得增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位国有大行东南某省分行人士告诉记者,去年该分行一个二十余人的团队做到了近20亿规模的小微信贷,对公和对私两块合力,实现的增量约有11亿。

“笔均仅几十万的累积起来,做小微信贷整个过程是非常辛苦的。”这位人士表示,还不确定今年是否会维持这么大的力度,但是只要银行想做,小微企业的市场容量还是非常充分的。

邮储银行年报表示,2021年报告期内其线上化小微贷款产品余额7,130.9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560.29亿元,增长56.02%。

中国银行年报透露,该行加快数字普惠转型,构建线上线下双轮驱动业务模式,推动产品体系持续丰富、应用场景更加多元,形成“信用贷”“银税贷”“抵押贷”“经营贷”“税易贷”等五大产品系列。中行还针对供应链上下游普惠客群,发布“惠如愿•链式惠贷”批量拓客营销模式。

建设银行年报称,该行打造以“批量化获客、精准化画像、自动化审批、智能化风控、综合化服务”为核心的数字普惠金融模式,扎实推进普惠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依托数字技术和科技赋能,强化平台经营,提升市场响应能力。

《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指出,大型银行线上贷款产品规模快速增长,发挥着“头雁”作用;中小银行线上产品更加下沉,笔均规模相对更小,是服务微型经营主体的主要力量。

数据打通或加剧竞争

小微信贷的风控技术也在不断的数字化发展中得到支撑,使得小微金融在扩量、降本中能保持资产质量的平稳。

建行称,该行打造“政策+技术”的普惠金融风控工具箱。应用智能风控体系,整合前中后台政策、制度、数据、工具,建立普惠业务重点问题库,持续完善监控预警、风险排查、客户评分、反欺诈等风险控制技术工具。2021年,风险预警系统(RAD)对小微企业不良客户预警覆盖率超过80%;风险排查系统(RSD)自动排查7,897.12 万笔线上业务,有效拦截问题业务35.71万笔。

引入更多维度的公共数据和企业数据,成为银行突破小微信贷风控的大数据基础。2021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涉及14个中央国家部委和单位以及各地人民政府。

“广泛引入征信、税务、发票、工程等多维度数据,依托大数据金融科技手段,实现数据标准化管理和应用。构建贷前客户精准画像、精准营销等模型,推动实现客户风险精准识别。”邮储银行在年报中表示,该行小微金融升级智能化风控体系。

3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其中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扩大信用贷款规模,解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题。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推广基于信息共享和大数据开发利用的“信易贷”模式,深化“银税互动”、“银商合作”机制建设。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小微信贷增速未再提出量化指标。在小微信贷规模连续数年增长后,巩固小微金融的质量成为新的命题。

“在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特别是疫情暴发后中小微企业普遍承受了巨大生存压力的情况下,采取一切可行措施扶持小微企业是当务之急,这就需要统筹协调各部门行动,优先推进完成涉企信息共享。”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赵廷辰认为,在政府力推下,预计2022年包括纳税数据在内的涉企信息共享将更加完善,各类信息还将以公益性原则向银行业开放,未来符合监管要求的各银行都能以低成本获取大量企业数据。无论是自建数据模型,还是与外部金融科技公司开展合作,怎样有效利用数据、优化授信模型,将成为各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也将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

《2022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显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再次凸显,输入型通胀压力不断加大,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增大,金融市场震荡加大,市场预期不稳,经济景气或将转弱。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市场研究院记者 关注包括但不限于金融、互联网、财富管理、理财相关领域。探索金融新闻新的写作方式。 新闻线索可联系邮箱:wanmi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