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关注
2025-11-03 12:38

经济观察网记者 刘晓林 10月的最后几天,国内乘用车市场又上演了近十款新车集中上市的热闹景象。其中,作为10万—15万区间的自主品牌新车代表,极狐全新阿尔法T5一次性推出了7款车型。无论售价、配置还是限时专属权益,全新阿尔法T5在当流行的新车营销打法规则中,都在高调的对标“最高优惠标准”。对于销量正在接近主流品牌区间的北汽新能源而言,将阿尔法T5打造成爆款是新扭亏大计的重要一环。
同时发布的三季度财报为这一诉求做了注脚。今年1-9月,北汽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南辕北辙,其中,北京汽车(HK 1958)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超过9成,从去年同期的31亿降至仅5129万元。北汽蓝谷(600733)则处在亏损收窄的趋势中,毛利率也实现转正。这意味着,对北汽而言,油电并行的平衡正在被打破,在燃油车销量和价格皆下滑的情况下,新能源板块快速实现规模效益成为刚需。
两份财报
北汽集团旗下有两家乘用车上市公司,分别为在香港上市的北京汽车(HK 1958)和在A股上市的北汽蓝谷(600733)。其中,北京汽车(HK 1958)包括北京奔驰、北京现代、北京品牌(自主品牌)和福建奔驰,产品以燃油车为主;北汽蓝谷(600733)是北汽新能源的上市主体,享界、极狐和BEIJING品牌的新能源产品业绩都被纳入该上市板块。
北京汽车(HK 1958)的三季度财报清楚显示了这家车企面临的挑战。根据公告,今年前三季的营业总收入为1207.99亿元,同比下降16.12%;净利润为44.77亿元,同比下降56.49%,归母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9.78亿元暴跌至仅5129万元,同比降幅高达98.35%。
价格战和销量下滑是利润尽失的主要原因。今年前三季,北京汽车(HK 1958)总计销量为42.1万辆,虽然同比下降幅度并不大,但受价格战影响,“利润奶牛”北京奔驰出现销量利润双下滑。同时,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在新能源汽车盈利能力和燃油车达到同一水平之前,新能源车型占比提升的过程,也是利润下滑的过程,这一规律目前正在北京汽车(HK 1958)身上上演。
反观北汽新能源的上市主体北汽蓝谷(600733),其三季度财报则呈现了向好态势。今年1-9月的总销量突破11万辆,同比增长64.34%。受销量提升提振,北汽蓝谷(600733)前三季的亏损收窄至34.3亿元,与去年同期的45亿元亏损相比,亏损额收窄24%。此外,北汽蓝谷(600733)第三季度的毛利率转正,达到1.8%,这被认为是正在接近扭亏为盈的拐点。
北汽蓝谷(600733)覆盖了北汽集团旗下新能源产品,包括享界、极狐,以及BEIJING品牌的新能源业务。今年以来,通过新产品系列的调整,享界和极狐两个品牌分别在高端和中级车市场加大布局。随着享界S9增程版车型和享界S9T的上市量产,享界开始收获作为华为“鸿蒙智行”一员的红利,在高端市场获取利润。很显然,北汽的转型正在迎来实质性阶段。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型的此消彼长中,热销车型的支撑是平稳过渡的关键。
急需走量车型
极狐是北汽新能源的销量支柱。从2020年推出第一款车起,极狐经历了相当长的市场推广期,终于在今年迎来销量曲线的持续上升。今年1-9月,极狐品牌累计销量为8.8万辆,占北汽新能源总销量的近8成。
此次上市的极狐全新阿尔法T5限时优惠价格10.98万元—15.48万元,在12.98万起的预售价基础上调低了2万,并采用增程和纯电同步发售的方式,一口气推出了7款配置车型。在上一代阿尔法T5的基础上,极狐进行了诸多“听劝”的升级,包括外观设计的变化和车身的加长。同时,在技术配置上给出了新的方案。
随同新车上市,北汽元境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一并发布,全新阿尔法T5在华为智驾技术之外有了新选择,借助与小马智行的合作,全新阿尔法T5在15万的售价内集成了全球首个8775舱驾一体方案和城市NOA。此外,全新阿尔法T5采用了北汽自研的增程技术——神擎增程动力,并以10.98万元的最低售价加入国内火热的增程赛道。
在10.98万元—15.48万元价格所能承载的成本底线内,尽可能多的塞入高科技配置,是全新阿尔法T5的思路。事实上,这也是当下10万—15万这一最强调“性价比”的细分市场的竞赛逻辑,这一市场也正在成为各品牌必争之地,价格敏感度高和品牌敏感度相对较低是这一市场消费人群的特征。
除了“元境智行”和“神擎增程”两项新技术,“三电终身质保、电池自燃烧一赔一、8年或15万公里内电池衰减低于70%只换不修”的三重承诺,也是全新阿尔法T5打造爆款的主要卖点。
北汽新能源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0月,北汽新能源单月销量突破3万台,主力极狐T1订单连续两个月破3万,全新阿尔法T5的预售订单据已突破1万台。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新阿尔法T5上市现场,北汽高层多次强调自身新定位——“新国企造车者”,在各汽车国企战略动作不断的当下,在新能源赛道上最早出发的北汽,也到了必须用更多爆款车型来刷新企业定位的关键时刻。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