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变阵(1)
李翔
2010-11-23 07:21
订阅
 1  |  2  |  3  |  4  |  5  |  6  |  7  |  8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翔 从早上九点半到十一点半,这两个男人一直坐在北京西城金融街丽兹卡尔顿酒店的大堂吧里谈话。他们刚刚参加过一个由高盛组织的数十人的小型研讨会,在会议上发表自己对中国教育现状的看法。其他参加这个会议的人包括知名媒体人胡舒立、中国建设银行的董事长郭树清以及美国前国家事务安全助理和一位高盛的副总裁。

他们曾经是最亲密的工作伙伴,即使在事业上分手之后,也视对方为自己最好的朋友。但是几乎每次见面交谈,都难免心绪波动。后来回忆起他们2009年的一次见面时,其中一个人带着不可思议的口气说:“你要知道,我,徐小平,作为一个亿万富翁,也算是一个当代名人,我在那里流着眼泪告诉他:我想念你。”

他们一起创造了一家市值超过40亿美元的公司。尽管接触过徐小平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充满热情和滔滔不绝的人,但今天谈话的主角是俞敏洪,“主要都是他在跟我讲,他跟我讲他会打败学而思们,……他有些吃惊。后来我说,敏洪,你不要再跟我讲这些了,这有些像谈论鲸鱼如何打败沙丁鱼。我现在关心的是,未来三年怎么能不再崛起一个强大的对手。”

徐小平称学而思是“21世纪的新东方”,“如果没有学而思,俞敏洪不知道什么叫成功。学而思没有一次演讲,学而思不在报纸上写文章,学而思不做什么广告。”——“每次看到新东方在报纸上登广告,我就心痛。”在另外一个场合,徐小平这样说。他将之引申为新东方在营销方式上的落后。

一、创始人的忧虑

“其实新东方的故事我已经不想说了。不是因为有弃妇心态,或者是气得不想说。而是我自己实在太忙了。11月2日那天跟敏洪那样聊,是我们三到五年来第一次。我以新东方的军师或者顾问的角色心平气和来讲。”徐小平说。

见面的缘起是徐小平在哈佛时,发了一个手机短信给俞敏洪,转达了一个论坛希望俞敏洪前去演讲的邀请。俞敏洪回复短信说:“小平我能不能不讲,我太忙了。我还要找你谈谈呢。”

“我一看,首先,忙到不给我面子,是真忙了;第二,要跟我谈谈,他也是真困难了。”于是,“凭着直觉”,徐小平写了一封邮件给俞敏洪,来阐述他自己对新东方的看法——关心新东方的人会知道,徐小平的邮件在新东方过去的历史中颇为著名。

在这封邮件的开头,徐小平写道:“本来非常非常不想和你写信谈新东方的事,但我觉得如果再不写的话,就不是体贴你,而是背叛你……虽然我们之间有深厚的友谊和感情,但如果再不和你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我自己也会觉得没有履行自己作为朋友的责任。”

颇为真诚的“客套话”之后,就是毫不客气地“批判”。徐小平一口气列出了他所认为的新东方面临的5个问题。

营销方式的落后。徐小平说,刚刚上市的学而思是“一家有着互联网心脏的教育公司”,“所有的营销和口碑,都是通过互联网建立,可以说全部免费”,而与之相反,新东方则投放了大量的媒体广告,发放了大量的传单,并且在学校中进行了耗资不菲的推广活动。

 1  |  2  |  3  |  4  |  5  |  6  |  7  |  8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