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那段激动人心的岁月

    距离2008年写《黄光裕深陷七宗罪嫌》这篇稿子已经13年,我也离开新闻业多年,当时写稿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那是最让人精神亢奋的职业生涯。

    二十年文章
  • 时间的玫瑰——写在经济观察报创刊二十周年

    那份橙色报纸的报头上印着的“理性、建设性”,20年来从未变更。因为这样的坚守我们拥有了更多的同行者,这让我们越加相信,这几个字之于这个国家的价值。这份相信深入骨髓,历久弥坚。

    二十年文章
  • 用经济视角解读社会事件

    过载的能源走廊,一个经济高速成长地区,物流人流等都依赖于这样一个通道,事故的发生几乎是必然的,区别只在于问题的大小。

    二十年文章
  • 来信,在报道刊发之后

    “我们自己还远远不如人家记者了解宜家”,这篇文章已经在社会化媒体上广泛传播了。

    二十年文章
  • 总理的“战争”策划案

    从现实来看,2015年已经行至中途,有些计划进展并不顺利。要么是几经推动而没有实效,要么是来回反复以至于政策多变。这更像是总理的一场“战争”,打赢这场战争对于未来的中国至关重要。

    二十年文章
  • 我们需要这种突破

    在惯性上,经济观察报习惯于选择宏观经济的、超大型企业的、政策面的报道,将一个个体体验放在头版头条,确实是一种突破。但是我要说我们需要这种突破。

    二十年文章
  • 电话式生存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记者不再需要走出门去,我们习惯了使用并依赖电话,并且技艺日趋成熟及至炉火纯青。

    二十年文章
  • “官消”的黄昏逻辑建构

    “官消”产业寄生于中国特有的官场体制——审批体制。而新一届政府承诺,在行政审批上再消减1/3,这意味着“官消”产业将面临重大调整。

    二十年文章
  • 看待产业的视角

    作为一个专业的商业报道者,如何看待各种信息或者产业的发展?

    二十年文章
  • 关于公司报道的一些思考

    “商业评论部的公司报道和新闻部门的公司报道该有什么样的区别呢?”我觉得应该是“公司”报道和“公司新闻”报道的区别。报道的主体是“公司”还是“公司事件”的区别。

    二十年文章
  • 怎样做出不同质的报道

    我们要问自己,我们怎么才能做出不一般的东西,与别的媒体相比不同质的东西?这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我们是否有独特的资源;第二,我们是否有更强的操作能力,更敏锐的新闻判断;第三,取决于我们...

    二十年文章
  • 怎样差异化

    我们每个记者和编辑在决定写一篇稿件、编辑一篇稿件之前都应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或者编这篇东西?它能为我的读者带来什么?如果回答不了这样简单的问题,这篇稿件、这个选题就不会有太大的...

    二十年文章
  •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20年砥砺前行,20年风华正茂

    20年砥砺前行,20年风华正茂!我们愿与《经济观察报》一道,不忘初心,以专业创造价值,共同谱就未来中国的华彩乐章。

    二十年文章
  • 敢于质问 哪怕它是波音

    一边是横跨全球航空制造业的巨头,一边是受难乘客的家属,力量悬殊,这也正是灾难事件中,记者存在的意义。

    二十年文章
  • 在小波澜里

    2004年,美国选择将对补贴的争议诉之WTO争端解决机制。回头望去,那只是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一个小波澜。

    二十年文章
  • 我们真的做对了什么吗?

    这份报纸,让我有机会不局限一隅,有机会透过所谓三农问题看待我们这个国家,也多少让我成为一个现实主义者,保守主义者,警惕一切抽象的蓝纸作业。

    二十年文章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