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式生存

雷梓2021-04-21 14:49

雷梓/文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记者不再需要走出门去,我们习惯了使用并依赖电话,并且技艺日趋成熟及至炉火纯青。利用电话,我们寻找采访对象,打探新闻源,从专家、分析师那里转述观点,还原事件原委,闭门钩织逻辑、文章。

身边随时看得见这样的场景:我们的记者抱着一部电话可以打上一个下午,电话那头的人或者变换或者不变,设置的问题或者单一或者丰富,态度不可谓不认真,求证不可谓不执着,情绪不可谓不热烈……看得多了,看得久了,这样的一幕甚至让我错觉成了爱岗敬业的感人写照。

但我终究心怀疑惑,这样是否就能挖掘到真正的新闻。毕竟我所承继的新闻传统不是这样,是“走出去、走下去、再走出来”,而不是像今天这样,一旦发觉稿件有软肋有遗漏有偏差,记者总是对我说——“我再多打几个电话问问。”我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习惯了我们的记者再也不用,或者说再也走不到新闻的发生地、事件的现场、冲突的风暴眼中去,不用去直面当事人、目击者、各式各样的关系人,不用看他们的面孔和表情和行为,就可凭一通电话全部搞定。

难怪,长久以来,我一直隐约地遗憾,在我们的报道中已经很难感觉到人,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的存在,人的体温,人的喜怒哀乐,人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焦点的张弛抑扬,可是我们的报道难道不是诉求于人并且写给人看的吗?

也许难说,也许连这一点都可以置换或变更了。我们是写给一堆国家机器、行政机构和企业组织看的,写给那些贴着省部长、市局长以及C什么O的座椅看的吧?!

久而久之,这种电话式生存势必推演开去,形成一种规模不断壮大、领域不断跨界的社会生态。媒体如此,将影响甚至豢养出很多的企业人、公务员、从业者,他们正在逐渐习惯于“电话那头”的表演与生存,只要你不在他身边,那就万事皆OK,他们便能眉飞色舞,口若悬河,从容应对——当然这些也只是我们的记者隔空的感觉,因为我们并不曾与他们四目相对,鼻息相闻,我们看不见、不知道我们的采访对象此时正身处何种环境,是建设工地、生产车间还是灯红酒绿、杯盘狼藉,看不见他的眼神是坚定还是躲闪,看不见那里的天光是明媚还是晦暗,但是这些并不妨碍我们生动地写下:神情坚毅的某总身着普通工人制服,站在建筑工地上;面带倦容的小某在寒风中向行色匆匆的路人派发传单……渐渐地,我们、他们、大家都会习惯于这样的行为方式和角色扮演。

也许,就像我们的当事人很久不得见记者的真容那样,我们也已经很久不见新闻的真身,有时甚至连全尸都见不到,任事件真相身首异处,我们可以仅凭雪泥鸿爪,加上一通电话,就敢“还原”证据链,虚构逻辑链,视新闻如天书,置真相于罔闻。

当然,我们有足够多样的理由假以说辞。时间是第一位的。出版周期短,时间不允许我们车马劳顿赶赴现场,还要与竞争对手赛跑,在这样的信息无壁垒世界,所谓的“独家”和“第一时间”通常就比别人早数小时甚至是几分钟。但事实上,我们心里如明镜一般,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借口。一切都在于媒体对新闻准则与采编流程的标定如何。结合网络工具或者先发预告式新闻,表明我们有不同于大路货新闻的报道,将于稍后推出——因为我们的记者正在第一线!而不是像梁上君子一样穿梭在网页间窥看与扒窃。我坚信这样的新闻一定是有市场,也更接近于新闻的内在生命的。

(作者时任经济观察报高级编辑,现为“李白跑地球”系列活动梦想创意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