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梅(CCTV7科技苑栏目主持人):欢迎大家来到“永业生命素—2012‘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启动仪式现场,我们相信在今天的启动仪式现场一定会碰撞出火花,下面我首先来介绍参加今天启动仪式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中央电视台CCTV-7副总编辑傅雪柳,农业部科教司处长何艺兵,中共魏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霍河生,魏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双廷,魏县政协副主席宋永平,河北农大梨研究所专家教授张建光,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科技苑栏目制片人张生贵,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科技苑栏目主编管玉芳,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主编高洁,永业集团副总裁、永业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三农人物仝宝生,永业集团华北区总经理王一兵,欢迎各位的莅临。
CCTV7科技苑栏目主持人 陆梅
接下来首先有请CCTV-7农业频道副总编辑傅雪柳女士致辞。
傅雪柳(CCTV-7副总编辑):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时间过的飞快,去年4月9日,“永业生命素—2011‘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在河北保定拉开了帷幕,农业专家当天奔赴田间地头,场面之热烈仍历历在目,在过去一年中,“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走过了十个省市,共举办了十场活动,奔赴河北、安徽、广东、山东等地,进行了农业科技指导,受到当地农民欢迎,也取得非常好的成效。转眼已经进入2012年7月中旬,这是农业生长的黄金时节,我们又来到了鸭梨之乡——魏县,再次举行今年活动的启动仪式,在这里我代表CCTV-7农业频道感谢农业部科教司对本次活动的指导,感谢各位领导的鼎立支持,感谢新闻界同行和嘉宾的莅临,也感觉永业公司的支持。
CCTV-7副总编辑 傅雪柳现场致辞
“永业生命素—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是由农业部科技司指导,CCTV-7农业节目主办,《科技苑》栏目承办,永业生命素独家支持的大型农技推广活动,是由国家部委、媒体一起联手推出的具有强烈使命感、责任感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在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民对新型农业科技知识充满了渴望,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就是以传播农业技术,普及科技知识为基础,在每个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通过农业科技专家传播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将农业科技产品送到田间地头农户身边,帮助农户解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到科技助农到田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只有通过推广应用让农民认识应用掌握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有很多差距,特别是在农业科技推广中,许多科技成果在进入农户和田间地头的最后环节还不够顺畅,农技推广到农田和农户手中仍然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瓶颈。为实现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的衔接,各级政府积极行动派出农技人员到村、农业科研院所积极行动,派出科技人员渗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共建示范田,一些企业也积极采取行动,踊跃发起“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把科技成果、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以“服务三农,沟通城乡”为己任的CCTV-7农业频道也愿意为“科技成果转化、打通最后一公里”贡献我们的力量。最后祝愿本次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各位媒体的莅临和热情的支持,感谢大家。谢谢。
陆梅:谢谢傅总热情的支持,下面有请中共魏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霍河生上台致辞。
霍河生(中共魏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在这个孕育丰收的季节,农业部科教司、中央电视台科技苑栏目组举办的“永业生命素—2012‘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启动仪式在我们魏县举行,我们深感荣幸。值此美好时刻我谨代表魏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全县90万人民对参加今天启动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广大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中共魏县县委常委、副县长 霍河生现场致辞
我们都知道,随着社会的进步,农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我们魏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林业大县、同时也是中国的鸭梨之乡,魏县的农民朋友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十分的迫切,“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走进魏县是对魏县农业发展的促进和鼓励,我们相信通过这次活动,魏县的农业科技一定会再上一层楼,农民朋友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我们也衷心的希望各位专家多支持魏县、了解魏县和宣传魏县、帮助魏县,为魏县带来最好的科技,为我们的农民朋友传授最好的技术,最后也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也预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各位朋友在魏县工作期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
陆梅:谢谢霍县长,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永业集团副总裁、永业科学院院长仝宝生先生上台致辞。
仝宝生(永业集团副总裁、永业科学院院长):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来到邯郸魏县,共同参加“永业生命素—2012‘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的启动仪式。在此,我也代表永业公司,感谢农业部科教司、感谢中央7套农业节目《科技苑》栏目,再次邀请永业作为独家冠名单位参加“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携手传播农业知识、普及农业科技,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够参与到本次活动,我们感到非常的容幸,也非常的高兴。
永业公司再次支持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永业科学院院长仝宝生现场致辞
去年的“永业生命素—2011‘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先后进行了十场深入农业生产一线的田间行动,通过大篷车送专家、送书籍深入田间地头;推介各地种植能手;开展机械化服务田间行动等多种形式,将农民朋友们需要的实用农业科技与服务送到他们身边。今年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重点聚焦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相信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我们的科技大篷车、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们,一定会在总结去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扎实有效的发挥出“科技大篷车”科技推广的积极作用。
目前,永业公司已在全国的乡镇、村庄建立起了3万多家永业科技服务站,服务在农户身边进行一系列科学种植指导服务。在春耕期间,永业科技服务站的农技人员根据气候条件以及作物的长势,准备种植资料,给农民讲解技术,为苗期打好准备;在夏收期间,科技服务站的农技人员则及时指导农户做好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工作;此次科技大篷车启动之后,我们各地科技服务站的农技人员将积极配合本次活动,为各地农民朋友送去增产增收的农技知识、种植方法与高科技产品。
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和各级有关部门的带动下、在各位专家的参与之下、在媒体的传播推广下,“永业生命素—2012‘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将再次构建起农业科技与农民朋友之间的沟通桥梁,打通农业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为2012年农业生产增添动力!
永业公司愿意与大家携起手来,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此我也预祝本次活动能够取得圆满的成功,谢谢大家!
陆梅:谢谢仝总的支持,也再次感谢永业公司对我们活动的支持。下面请CCTV-7农业节目《科技苑》栏目制片人张生贵先生上台致辞。
张生贵(CCTV-7农业节目《科技苑》栏目制片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由《科技苑》栏目承办的“永业生命素—2012‘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启动仪式。在这里我想向大家汇报两件事,一是《科技苑》是干什么的,另外就是《科技苑》为什么做这次活动。
CCTV-7农业节目《科技苑》栏目制片人张生贵现场致辞
我们科技苑的宗旨是传播农业科技,制作、播出政府推广的容易掌握的、便于操作的农业技术,制作播出农业和农民的科技创新和典型经验。那么科技苑的价值我想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第一句话是《当代电视》杂志的主编张贵祥说的,“中国不能没有科技苑,国外可以没有这样的栏目,但是中国不能没有,因为我们中国的农民群体大,要富裕农民,科普相对薄弱,中国农民需要科技苑,它在16年的坚持不断的科普中,为中国农业和农民立下了汗马功劳”,这番话至少说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第一,科技苑是中央电视台专门制作的农业科教的节目。央视有几百个栏目,但是为农民推广科技的节目只有这一个,因此《科技苑》的价值不可替代。第二,从全世界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它们的电视台不播这样的栏目,因为商业电视台要赚钱,如果播农业科教栏目肯定亏,但是我们中国不能没有这样的栏目,而且我们《科技苑》栏目也并没有输给故事或娱乐节目。我们运用讲故事的办法,运用科学的方法,让科教打破了晦涩难懂的情况,让我们的科教节目通俗易懂,老百姓接受起来比较容易。第三,科技苑栏目每年出十本农业的《十万个为什么》,都是由我们的编导编写。农业的《十万个为什么》发行量挺大,现在已经出了40本。
第二句话是北大传播研究所的所长说的,他说《科技苑》栏目是中国科教栏目的第一品牌,是中国农业科教栏目的风向标,引领中国的发展走向,对中国农业科教栏目有着重大贡献,实现了用讲故事的理念讲科技,制作成了大众化的节目,大众传播的典型事例。他至少说出两个价值,第一是我们的团队,《科技苑》的团队是一个不能复制的团队,国内的科普界还有电视界,都没有像我们这样的团队,我们这个团队坚持16年天天做一个节目为中国农民普及科技。第二,因为我们的编导不仅要懂农业科技还要懂电视,要把难懂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电视节目传播给农民,所以我们的《科技苑》的编导要懂两个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农业方面的知识,农业方面至少有50个细分行业,我们的编导对其中每一个行业的知识都要懂,我们的编导从一开始来之后从哪开始学?他要学会杂交理论、孟德尔的植物矿物质学说、能量转化学说、从传统的知识到现代化知识,编导都得有所了解;仅仅说植物的知识、动物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转基因技术等等……这都仅仅是一个部分,所以我们的编导掌握的知识是很多的,每一个编导进入《科技苑》就得懂这些东西,所以他们就是中国农业的宝,在其他地方找不到这样的团队。
第三句话说《科技苑》是农业科技推广的好帮手,我们科研院所、大学,这么多的专家在研究农业科技,他研究的农业科技最后要推广到农民那里去,科技苑是桥梁,我们的任务就是推广政府所做的技术。
我们《科技苑》为什么要搞农业专家田间行动?从一个方面来讲,是承担了一个国家使命,没有其它栏目和其它地方为农民普及了科学技术,我们承担了这个事,我们去思考,除了制作电视节目以外,还有哪些渠道能够帮助老百姓了解科学知识、普及科学知识。一个是出版发行一些书籍,可以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我们的编导编写农业的《十万个为什么》坚持了四年,每年出十本书。这些通俗易懂的农业《十万个为什么》影响是很大的;第二个就利用网络来回答老百姓提出来的问题。就是今天家里的小麦烂了,明天田间有虫子了怎么办?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只有通过网络来实时的回答,这个事跟北大一些科研院所正在联络,我们将来倡导通过所有的农业专家集中起来在百度上,针对农民提出来问题马上回答,这是我们将来要做的一件事;还有一件事就是我们带一些专家小分队深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的教农民一些知识,到现场去,这就是农业专家田间行动。基于这几个考虑我们做了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在去年的基础上我们今天再次启动今年的活动,也感谢农业部科教司的指导,感谢永业公司的协办,感谢魏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谢谢大家。
陆梅:我就是CCTV-7《科技苑》栏目的主持人。很多人看到农民致富的故事,看到那些节目知道他们成功了,可是怎么成功的,就要看科技苑了。科技苑就会给你介绍一大批关于种植的技术。我们科技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权威的专家来指导,我们来到了鸭梨之乡,于是我们请到了河北农业大学梨研究中心专家的张建光教授,请他来给我们做指导。
张建光(河北农业大学梨研究所、教授):尊敬的领导、各位同行、新闻媒体以及农民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非常有幸受邀,参加“永业生命素—2012‘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启动仪式,我感到非常的高兴。我们知道多年来我们永业公司和我们央视的《科技苑》栏目在服务三农方面不遗余力的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且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那么我相信通过今天的活动,必将能够进一步拓宽服务三农的渠道,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河北农业大学梨研究所、教授张建光现场致辞
我们知道河北省是我们国家梨果生产的大省,魏县又是我们河北省十大重点产梨县市之一。魏县梨果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我们魏县的鸭梨已经取得了全国的地理产品标志,在1995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鸭梨之乡。近些年来在我们魏县出现了一批龙头企业,在他们的带领下,梨的产业化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们魏县在梨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也有一些值得思考或者我们应该认真避开的问题。这些年我们梨果的生产效益下滑,规模缩减,在很大程度上就表露出来这种问题日益的严重性。
我认为目前我们存在的问题中,有几个方面是比较严重的。一个是我们品种结构不合理,一个是我们栽培模式的落后,一个是我们梨果生产的新技术推广比较慢,再有一个就是产业化的步伐还比较迟缓。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让我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要通过科技的创新和科技的进步。当然我作为一名专业的技术人员,在推广新知识和新技术方面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我相信通过我们今天的活动以及后续的活动必将能够促进梨果新技术在我们魏县的应用,促使我们魏县梨果生产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农民增收增效起到应有的作用。
最后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陆梅:谢谢张教授作为果蔬专家非常尖锐的对我们鸭梨之乡的梨树种植提出可以改进进步的问题。具体相关技术在我们科技大篷车活动当中可以和张教授做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再次感谢各位致辞的领导和嘉宾,下面有请今天会场所有嘉宾和领导共同参加启动仪式的剪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