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郭琳 4月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易普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六度伯乐网协办的“2014中国EAP与职业心理健康年度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国务院国资委有关领导,来自国内外心理学、管理学专家学者,以及国内率先探索实践EAP工作的企业名家汇聚一堂。
“中国EAP与职业心理健康年度论坛”迄今已成功举办八届,本届围绕“新格局,新发展——积极心理的力量”这一主题,共同探讨企业如何通过战略导向的组织内心理系统建设,实现在新格局、新时期下的可持续发展。
2014年将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无论是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自我完善的国企,还是在竞争加速的市场环境下谋求创新与发展的民企,其组织、团队、员工,都将面临能力与心理上的全新挑战。
意为员工帮助计划的EAP项目致力于心理学在企业中的应用,一方面提升员工的心理资本,培育管理者的积极领导力、在组织层面的形成积极文化与氛围;另一方面帮助企业与员工适应变革,应对挫折,有效管理现在的危机与风险,从而帮助企业通过战略导向的组织内心理系统建设工作,实现在新格局、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局长卢卫东称,为了提高竞争力,很多国有企业已经将EAP和积极心理学地方法运用到经营中。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询,中国企业开展EAP是建立融合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增强归属感、忠诚度。国资委、中央企业期待与各位专家有更深的合作,努力推进EAP 在企业的应用。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思想政治部主任吕大鹏称,中石化系统内较早开展EAP 项目试点,试点单位由原定12家扩展成30家。吕大鹏表示,“国企就像一堵墙,墙内的人觉得我为祖国献石油,墙外的人说你为祖国喝茅台。”这种心理落差是很大的。他也提出了在试点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EAP是西方的大餐,如何与东方人含蓄、内敛的性格融合,如何与互联网和移动通讯这些新媒体融合,如何与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融合的问题。他称,“中石化专职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就有1.8万人,以前的标语都是有‘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在这种形势下,EAP工作要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现代传播手段相结合,也可以发一些‘朋友圈’‘心灵鸡汤’。”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和全球最大EAP供应商ComPsych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也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共享EAP与职业心理健康领域的全球化视野和本土化洞察。中国移动、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国农业银行、太平鸟服饰、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企事业单位近300名嘉宾出席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