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远见铸就卓越
创新撬动未来 2014上海交大安泰EMBA新春论坛成功举办

2014-04-04 14:29

【安泰EMBA讯】2014年3月29日,以“远见•创新•未来”为主题的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交大安泰经管学院)EMBA新春论坛在上海交大安泰演讲厅隆重举行。专家学者及行业领军者在论坛上分享了独到的视角和真知灼见,并与中国企业家共同探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的国际化之路。本次论坛由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与《财经》、《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美国南加州大学联合主办,交大安泰EMBA项目、交大-美国南加州大学全球EMBA项目联合承办。论坛吸引500多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产业精英参加。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上海交通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交大安泰经管学院EMBA课程教授孟宪忠,上海美国商会会长 Kenneth·Jarrett(季瑞达),泰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Ted·Lee(李德泰),吉利集团董事兼副总裁、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董事长沈晖,奇瑞海外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安泰EMBA2012级学员)王沫,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院长周林教授主持论坛。他说:“‘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交通大学从成立的那天起,就以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为己任。今年是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恢复建院30周年,面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一直在认真思考,怎样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商学院的力量。2014年距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已经过去六年。这六年,危机不仅没有远去,反而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正是在一系列不确定下,我们举办了本次论坛,旨在为中国经济发展以及中国企业未来提供一次思维的激荡。”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党委书记余明阳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经济的强大,中国文化也开始走了出去。但同时,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中国企业、中国品牌的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挑战与机遇并存,他希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能把握好机遇,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打造更强的竞争力,从而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掌握更多话语权。随后,《财经》执行主编、《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主编何刚先生发表精彩致辞。

解码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成为2014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两会刚刚结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那么,毫无疑问,经济体制改革将会是重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又会被什么因素左右?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以“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动力”为题发表演讲。樊纲表示,中国的主要风险并非减速,而是过热。“中国维持7%到8%的增速依然是世界范围内的高增长。”樊纲认为,两位数的增长是过热增长。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也并不都是两位数的高增长,经济增速在9%以上会通货膨胀,到10%以上是通货膨胀加资产泡沫。至于应对之道,樊纲表示:“中小企业要专注,只有专注才能出品牌,才能出质量、技术,才能获得创新的能力。我们再专注发展二三十年,当中国一大批中小企业成为世界不可替代的中小企业,我们才有大的发展前途,我们中国经济才有大的发展前途。”

自去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来,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自贸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高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升级版的样本。然而,在这背后也蕴含不少改革的难点。作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在论坛中提出,自贸区的实体经济真正能够走多远,取决于金融改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一线放开,指在自贸区金融机构的准入,金融机构产品的创新,资本帐户的开放和国际金融市场等等,按照方案的原则,总体的方向放开。二线管住,指对自贸区外和境内的中国其他地区要管住。

2014年是经济转型、深化改革的新开端,同时也是承上启下的转折年。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怎样的深层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作为一个长期研究企业战略发展的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交大安泰经管学院EMBA课程教授孟宪忠分剖析了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问题及对策。孟宪忠教授认为,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面临结构性、人文性、政府、生态、能力五方面的危机,综合来看,中国的经济形势和危机是系统性问题,需要系统的解决方案。他认为,任何社会的发展包括三个主导阶层,即“三元色阶层”。在中国,这个“三元色阶层”就是政府、企业界和知识分子,政府解决管理问题,企业界解决经济、技术问题,知识分子解决精神问题。

上午的圆桌讨论主题为“应对经济增速放缓之道”。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院长助理、EMBA项目主任任建标主持,夏斌、孟宪忠、周林、何刚四位嘉宾与台下听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助力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

三一重工收购美国风电项目后遭遇奥巴马行政禁令,而华为中兴相关业务亦在美遭封杀。中国企业国际并购似乎并不顺利,这究竟为何?对此,上海美国商会会长Kenneth Jarrett(季瑞达)在下午的论坛上就中国企业国际化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表示,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很多,有一些遇到困难,但成功的也有不少。他建言,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最好了解当地的政治和监管环境,并掌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虽然媒体针对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并购受阻的案例有大量报道,如三一重工收购美国风电项目后遭遇奥巴马行政禁令,以及华为中兴相关业务亦在美受阻。但是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的成功案例在投资宗数和规模上远超过不成功的个案。就此,上海美国商会会长Kenneth Jarrett(季瑞达)在下午的论坛上就中国企业国际化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表示,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很多,有一些遇到困难,但成功的也有不少。例如,大连万达2012年以26亿美元收购全球第二大院线集团美国AMC,而双汇2013年9月以71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猪商史密斯菲尔德(Smithfield)的交易获得了后者的股东批准——这是当时中国企业在美最大规模的收购案。他建言,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最好了解当地的政治和监管环境,并掌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企业上市为了什么?近来,关于阿里巴巴拟赴美上市的消息传闻甚广。境外上市又需要注意些什么?泰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Ted  Lee(李德泰)对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解读。他表示,中国有许多知名企业成功在境外上市,包括百度、新浪、当当等,前提是需要尊重当地IPO程序,在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方面保证透明度,并始终以符合股东利益的方式行事。

在论坛的下半场,吉利集团董事兼副总裁、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董事长沈晖分享了吉利集团的国际化之路。作为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见证人,沈晖介绍了“沃尔沃汽车集团并购案”的细节和背后故事,并对并购伊始如何应对沃尔沃市场份额大幅下降、新的CEO和董事会之间结构组成和合作关系不协调、新的公司文化尚未形成完善等挑战进行了剖析。谈起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成功经验,沈晖总结了三点:一是制定了清晰有效的并购战略与原则,协调好了谈判团队和运营团队的工作关系;二是重视与利益相关者的充分沟通;三是要充分了解本方的优势和劣势、环境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走出去”的典范,奇瑞较早对海外市场进行了开拓。奇瑞海外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安泰EMBA2012级学员)王沫就奇瑞的海外市场之路进行了主题分享。他表示,海外拓展需要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走出去是一个形式,是一个业务的海外拓展,走进去是真正融入海外市场,不仅包含文化的融入,更包括品牌的建立,“走进去”才是中国企业国际化需要深化的内涵。

在以“如何以智慧征战全球”的圆桌讨论环节,季瑞达、李德泰、沈晖、王沫四位嘉宾分别就“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创新对于中国企业重要性”等问题与现场听众进行了探讨和互动。

 

相关链接: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EMBA中文项目: 2002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成为首批获准开办EMBA教育的院校之一。项目秉承上海交大“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的精神,以“贡献管理智慧,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有德的领导者”为使命,着力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战略性思维、卓越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领导者。项目课程体系独具特色,贯穿三大整合模块——盈利模式模块、绩效提升模块和战略规划模块。历经十多年发展,项目已经为120个产业培养出4000多名优秀的管理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是跨越了三个世纪的中国高等学府,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亦是首个通过三大国际认证的中国内地商学院(AACSB、EQUIS、AMBA)。2013年,安泰EMBA项目首次参加英国《金融时报》全球EMBA排名,位列全球第32,本土中文项目第1。

 

上海交通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全球EMBA项目(USC-SJTU GEMBA):是由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携手美国南加大马歇尔商学院举办的全英文项目。项目致力于为中国市场培养具有全球领导力的高级管理精英,为中外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项目开办10年以来,已有来自中国大陆、美国、韩国、日本、台湾、香港、加拿大和荷兰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深经理人和管理精英参加过项目课程。 越来越多的GEMBA校友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运作的领导人,或者在世界500强机构中担任区域或全球高管职务。GEMBA项目从课程、师资、校友网络等方面为致力于全球化发展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强大平台。了解和体验GEMBA,请访问www.gemba.s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