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你还在云里雾里么?从CeBIT看如何玩转“云制造”

2015-03-17 10:24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昊 引用德国媒体的评价,CeBIT正在“满血复活”,因为像微软、华为这样的公司开始重新青睐这个原本已经有些没落的展会。

一个有趣的变化是CeBIT转移了自己的关注点,它的总裁弗雷瑟在去年决定将这个展会重新打造成商务型的展会,这似乎是触动了行业的神经。“CeBIT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能够展现整个数字化进程的方方面面,而不是像其它展会那样只注重产品,如今只有在CeBIT,才能够让人去了解整个数字化产业的价值链。”策展方的官方资料中这样写到。

在这个逻辑之下,“D!conomy(数字经济)”被定为本届展会的官方主题,而中国在今年也首次成为了CeBIT的伙伴国。中国带来了近600家企业,在13000平方米的展区中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实力。

两国看上去“亲密无间”,弗雷瑟就说“中国将成为CeBIT最重要,最强大的伙伴国。”道理也同样简单。2013年,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希望用信息技术去推动德国传统产业的升级。

而这与中国的战略看上去异曲同工。今年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第一年,我们的目标也是实现中国制造的升级,让它完成从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和中国品牌的三大转变,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两国也都不约而同地把新一代通信技术、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等产品和服务当成是取胜之匙,在中央展区,大公司都在展示着它们在这上边的成果。比如微软就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如何从推广云计算,到将云技术产业化,将云技术与制造业深度结合,从而完成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将是实现无论“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所在。

这听上去很拗口,简单地讲,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技术正在重构所有的传统产业,这一点已经再明显不过。而我们如果不把云计算真正地去跟产业结合,从根本上去改变传统行业的业务模式和流程,那么云计算就还是云计算,它永远无法变成“云制造”,那么所有的制造业都还是没有任何的智能可言。

蒙牛作为一家传统饮品公司,面对移动互联对整个快消行业的革命,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来更迅速和主动地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拓展线上的沟通和销售渠道,并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提升市场营销活动方面的整体管理水平。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蒙牛建立一套完整的数字化体系,涵盖产品研发、用户调研、CRM等多个运营环节。这在以往需要投入一大笔资金,并且需要建立专门的团队来进行开发和维护。而通过采用微软云Azure,蒙牛很轻松地,就找到了灵活扩展和低总体成本的最佳平衡点。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再比如康佳这家中国领先的电子信息企业,其在智能电视市场上主打的“SyncCloud同步云电视”,就是以微软Azure云平台作为其系统、应用、服务的后台支撑系统,实现其平台同步、交互同步、云端同步的三大特性,让用户能够方便地在康佳电视上使用异地同步视讯、K歌、全网搜索、银联支付、云存储等功能。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云制造”,云计算是真正融入到企业的业务模式和流程中的。而且大数据还可以针对各个行业在智能机器和设备间的海量通信,分析其产生的大量与业务相关的数据,这无疑将推动商业的增长和效率的提升。

到了那个时候,“中国制造”才能称之为“中国智造”。所有的资源,这当然包括物流、能源等那些非信息资源,都可以有效率的,而且灵活和快速地去相应这个社会的需求。就像河南成为了微软在中国首家“区域性首选云合作伙伴”。河南省副省长张维宁对此的评价是:“河南是中原人口大省,企业较为密集,其能否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是河南省发展的关键之一。云和软件与微软的合作,为河南的企业和政府搭建了一个国际水准的云计算平台,以更加灵活、高效、低成本的新技术平台推动本地经济转型,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所有的行业都在发生着这种本质性的变化。光明网在搭建“媒体云”,康佳在做“云电视”,上海浦东新区教育局和上海财经大学在探索所谓的“教育云”,更不用提那些本就超脱了传统制造业逻辑的互联网企业,它们也正在把自己的业务放在微软云Azure上,它们得到的共同益处就是产品和体验都有了明显的飞跃。

所以,我们需要把云计算真正地用起来,鼓励各个行业多去尝试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从而尽可能快地找到自己的信息化转型道路,实现“云制造”。

那么,作为未来几年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包括微软在内的多家科技公司势必不会错过这个巨大的机会。微软大中华区CEO贺乐赋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微软非常愿意分享相关经验、帮助中国一起实现经济的升级转型。

这可不仅是个技术问题,对于产业链的态度才至关重要。至少在微软在Azure云服务的运营上,从来都是把开放,和联合更多的合作伙伴当成是这个平台最重要的特质。这当然有助于它去接触到更多的传统行业用户,而且庞大的合作伙伴体系能帮助它去解决客户很多细碎且个性化的需求。

“我们现在对成功的理解不同于以往,微软的成功是要基于合作伙伴的成功,这是我们做云业务的基础。”这样的观点在微软内部是主论调。显而易见的是,在中国的制造业转型过程中,微软早就把自己当成是“自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