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石省昌 2016年4月12日下午,因果树联合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创业大街共同举办了“AlphaGo+.全球首个投资机器人”发布会。据介绍,投资机器人可以做四种事情,其中有两件是在降维层面,是对数据的处理,包括建立数据库、跟踪分析。在此之上,投资机器人甚至可以平维和升维处理,比如分析建模、投资预测。
发布会上,因果树创始人马超表示,投资机器人可以做四种事情,包括建立数据库、跟踪分析、分析建模、投资预测。
马超介绍,因果树会抓取全网13万+互联网公司的信息,建立关于互联网企业投融资信息的最完备的数据库。以每个优秀的分析师每天可以整理出3家企业的完备信息来计,现有数据大概需要一个分析师用43333天来收集,大概等于118.7年。接下来,投资机器人会每日跟踪并分析全网项目动态,记录企业成长轨迹。这些事情可能至少需要一万个以上的分析师来做这些事,另外人力的信息半径是非常有限的,很难做到机器人这样齐备。除此之外,机器人会对项目分析建模:机器人会使用标签云,来分析项目的商业模式,并对项目进行归类。然后根据行业热度、机构热度、项目本身情况进行建模。对项目进行综合评分。最后,投资机器人通过模型运算,最终推选出近期最具有潜力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投资机器人加大了信息半径,通过对所有过往项目的回归训练来进行投资建模,此外,投资机器人具备情感逻辑能力,对优劣信息会加以处理。
据了解,在2015年,因果树通过模型分析,对上半年b轮前有融资的1298个项目进行跟踪预测,选出186个项目, 实际融资数 39,准确率高达21.0%,相当于传统投资机构的两倍。因果树投资机器人预测融资召回率 24.6%,避免了优质项目错失投资机遇。
马超认为,互联网的特点就像水一样,一定是流动、透明、利他、共享的。因果树投资机器人的目标就是要建立流动的数据流,让行业信息更对称、透明,让行业共享信息和成果,这个过程中要放下小我,成就大家。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宣处处长汤健在发布会上指出,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中国经济转型要依靠创业创新,中关村创业大街作为创业创新的实践基地,需要不断探索,深度应用“互联网+”的思维。因果树作为创业创新的代表,在进驻中关村创业大街不到一年的时间便推出全球首个投资机器人,实现了由人工投资到人工智能投资的转变,对“中关村创业大街咖啡凉了”这样的唱衰声音给予有力的回击。
因果树联合创始人滕放表示,投资机器人一分钟工作量相当于一个成熟的分析师40小时的工作量。在认知程度上,因果树投资机器人的水平相当于3-4年投资经验的投资经理的水平。人工智能投资的根本是为了让股权流通更高效。目前,“人工智能投资”仍处在起步阶段,在技术、模型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是智能人工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必将能够打破传统加法增长的规律,重构整个一级股权领域的生态,实现指数级别增长。同时,能够让优质项目不被埋没,优化资金配置,降低行业损耗,将有效资金与优质项目高效对接,从而推动创业创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