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大环境在变,消费场景也在随之而变。营造一个好的消费场景能极大的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和满足感。如何顺势而为,将企业美好的愿景结合产品融入适合的消费场景,将成为成功的关键之一。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文化、零售、生物科技等领域的企业,围绕“当美好渗入场景”主题,和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在新的消费环境下进行企业的创新。
有请本轮圆桌论坛的嘉宾,他们是
【国匠文化 执行董事 李雷 先生】
【北京马大姐食品CGO兼发展顾问委员会 秘书长 杨学宝 先生】
【焕生汇 健康管理 股份公司 创始人 姚玲玲 女士】
【三个爸爸 联合创始人 陈海滨 先生 】
也有请本次圆桌论坛的主持人,经济观察报 宏观经济研究院 秘书长 李晓丹女士登台。
从左往右依次是:李晓丹、陈海滨、杨学宝、李雷、姚玲玲
我们今天请来4个细分行业领域的企业家们,跟我们一起聊一聊当美好渗入场景以后,我们消费和企业要做出哪些改变来应对这些变化。首先我们还是请4位嘉宾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每个人1分钟,从李总开始。
李雷:大家好,我是国匠文化的李雷,国匠文化主要是做顶级IP智慧化运营,我们做了很多IP,比如故宫的足球世界杯和奥运会工作,我们目前在IP方面主要集中在体育系列,知名艺术家系列,还有博物院系列,我们也做很多案例,有机会给大家分享一下。
杨学宝:大家好,我是来自国民糖果马大姐的杨学宝,相信大家可以看到不管微博还是抖音有一个热点,107岁的母亲给86岁的孩子从邻家婚宴带回去糖果,所以说创造美好生活是离不开甜的,谢谢!
姚玲玲:大家好,我是焕生汇的姚玲玲,我们公司两大板块,一个是前面各位大佬分析的生物技术,医疗服务的板块。主要服务于三甲医院,还有一个是健康管理的服务,主要是服务于中国中高端的个性化健康管理平台,医疗圈流行着一句话,这段时间说出来是玩笑,但是背后隐藏着非常深刻的含义。大家开玩笑的时候说我“玩儿得起”,旁边一个人特别不屑,看了一遍说我“治得起”。中国在这个社会并不只是满足吃喝玩乐,如果说有更多美好健康生活,首先要来源于健康,就是我们活得长久少生病,我们集团公司立志于这两大板块做服务和管理。
陈海滨:三个爸爸,本来是我们诞生于2014年当时雾霾很严重,三个父亲,包括我,老戴,亚南我们三个理工科爸爸,给孩子做一个净化器开始创业,后来到空气净化领域所有,包括水处理。只要关注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一切产品,这是我们为孩子做的“三个爸爸”。
主持人:其实我们作为《经济观察报》,我们对消费领域一直十分关注,最近几年我们观察到,消费市场出现“三新”和“三高”,三新是指新人群、新场景、新技术,其中场景的变化是三者当中最快的。“三高”是说消费者对产品高质量需求,对产品高质量的服务,高质量的消费体验的需求是在不断增长的,所以我们其实今天也要带着一些问题过来,那么我们看到消费市场增长是伴随着一些分化的加速,那么2018年我们的消费支出对于GDP贡献率达到76.2%,这个不仅仅是半壁江山的比例,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存量和增量市场上竞争不断增加,今天想请4位嘉宾给我们聊聊,在细分赛道领域我们如何准确的找到细分的市场,如何让企业定义你的产品,定义市场,谢谢!
陈海滨:什么叫“场景”呢,就是当你发生冲动的时候,然后你和产品之间的连接最近。比如最早去买东西,我们脑海里要想着需要什么,我们到商场里去买。比如在家乐福的情况,你走到家乐福大场景,就能够让你想起很多你需要的东西。大家会发现这个是不断变化的,互联网来了以后,使得你在任何发生想象的时候,它和你之间连接是最短的,我觉得这个叫场景,因为一个是技术,一个是我们对生活要求高了,产生了一些新需求和消费。比如说三个爸爸产生在2014年,我们老代的老大,还有我们家的老二出生,在那个情况下有一个最大场景就是当时雾霾很严重,所以我们找遍所有,觉得要给孩子,做一个净化器,给孩子的礼物,要让这个家里空气最好。那个情况下我们产生这样一个公司,其实当时确实马上引起很多关注,卖得非常好。
但是这个场景,至少现实东西发生变化了,但是人们对空气的要求还是在提高的,比如对甲醛的要求提高了,以前我们认为甲醛这件事情,大家没有那么意识到。比如蛋壳公寓,自如公寓出现一个事情就成为全国的事情了,这时候我们觉得又有新场景出现了,这个场景就是我们在空气治理方面,在安全方面等等,比如说家里二氧化碳浓度很高,我们对这些人怎么提供新的东西,就是有比较高的要求,这是空气方面。关于孩子方面我认为就是三级,第一级就是安全和健康,我们围绕这个安全健康,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做空气净化起家的,我们有说孩子对水有没有更高要求呢?或者说又出现一个新的东西,现在家长不让孩子玩儿手机,但是很多家长没有办法避免,同时很多教育产品必须用手机,这个对眼睛也出现问题了,这就又来了新需求,这时候当然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定科技含量的,比如说我们测了一下防蓝光的产品很多都是假的,就是需要一定科技含量。
针对这个我们可能明年会出一系列的产品,并且用新的方式,二级电商或者其他的方式快速传播,这是第一个就是健康和安全,我们想做的儿童领域的东西。
第二个层次就是陪伴和情感需求,这个事情怎么解决,比如说我们除了陪伴机器人,智能手表这一类的,我们觉得还不够。这个事情怎么能够让一个孩子承担,因为首先家长忙和孩子时间短,但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当中,特别重要的一环就是陪伴,因为我们看一个人,比如说我自己是创业者做早期投资,我就看无数员工了,我也特别爱追踪这些员工后来成长的情况,包括一些创业者怎么成功,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在从小长大过程当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环,当然跟遗传有关,还有教育程度,所以从小长大过程当中是有陪伴,这个事情用什么样产品,用什么样方式能够使他更好,我觉得这里面我们要思考其中的产品定义。
第三个最重要的,连产品定义形状都没有呢,就是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是我其实追踪那么多,我觉得孩子成长过程当中你和他其实是平等关系,不是传统的上下关系,不是你压制的关系,我在教育我儿子的时候,我会把我回归到到他那个年龄段学习一个东西的感受,从定义亲子关系上,这个觉得,我们想这个事情用什么样产品来承载我们也在思考,但是总体来说就是现在的技术再加上生活要求的提高,面对未来的竞争产生的新需求,我们要发现它的本质需求是什么,本质需求一定不是形式上的东西,比如说外卖打败了康师傅,顺丰这一类竞争对手一定不是快递公司,肯定是智能办公的。就是说因为本质需求不是产品本身,我觉得重要的是怎么发现本质需求,它是什么?用什么样产品来承载,我们是这样思考的。谢谢!
杨学宝:这个问题实际上在下午的赵总演讲当中,都有很精美的答案,作为我们做了30多年的传统企业场景满足消费者,实际上有一个根本的就是在于时刻关注。比如说此时此刻,我们每一个人场景是什么呢?咖啡喝完以后大多数人会有低血糖,如果说此刻你把桌子上零食,不管是马大姐提供的美可滋,还是来伊份的小零食,你吃一个对你身体有帮助。同时我们关注场景,关注消费,关注美好生活实际上的本质,就是消费者在哪里我们就关注到哪里。比如说我们和福田汽车有过合作,福田汽车每年有近5万到50万新增车辆销售,每一个司机开着车跑在马路上的时候,偶尔可能错过了饭点,这时候我们跟福田合作的车上,就有一箱我们面包或者我们豆干,在他错过饭点,或者前不着村地方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场景,包括我们和《捉妖计》以及我们即将在圣诞节上市的知名品牌,名酒系列酒心巧克力,首款是1952年国家首批4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酒心巧克力上市。那么这个产品上市,我相信在座很多年轻人在圣诞节前后,这一类产品就是大家在那个时间点,在那个关键的时刻想拥有的最醉人的产品。类似我们关注并满足消费者场景的事就比较多了,我们在上个月时候和中国园林博物馆合作一款产品,但是那样的产品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文创中的颜值很高,但是有一句话叫做“叫好不叫座”,高颜值不一定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刚才我在桌子上看到咱们报纸上有两个消息,分别是波司登和李佳奇直播产生的结果。
双十一大家都知道波司登,7分钟卖了一个亿,最后是8亿,但是第二天股价下跌了,为什么?当时在他销售8亿的时候把高价产品都下线了。虽然整个行业都在说消费者升级,实际上不是单一的消费升级,一定是适合不同消费者的不同的产品,就比如说我们的巧克力产品,除了巧克力满足在座大家高品质人群之外。我们还有代可可脂满足两三千月收入兄弟们的生活需要,所以不同消费群体实际上所追求的品质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谢谢!
李雷:我相信这个场景大家在发觉的时候,大家可能有场景预想,然而我个人感觉这个场景主要分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使用的场景,像消费者终端用户拿到我们产品,或者服务过后在什么样环境下使用,文创产品大家可能想的比较多,就是家里面、墙上、地上、桌子上,还有一种就是办公室的用法。还有一种出行旅游的,我觉得这是一种消费场景,这是我们在做产品或者是服务的时候最早去考虑的方向,但是我们营销的时候,或者进行渠道建设的时候,我们就发现还有另外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就是可以触达到消费者或者终端用户的场景,比如说通过商场或者通过天猫、京东这是一种方向,文创的可能大家想到的触达场景很多就是乐园,旅游景点或者说现在比较流行的快闪店等很多方面。我觉得场景可能分这两个部分。
第二个,在场景里面如何能够让消费者愿意和这个场景发生一些关系,我觉得可能这就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本身能提供的价值,对消费者的这种影响,比如说我们做文创产品,可能需要有三个东西,“三有”;第一个是“有趣”,做出来东西大家很感兴趣,第二个要“有用”,就是不能够只是放在那里看的,能够置入到美好生活的环境里面的。第三个“有意义”,这是我们做文化产品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同时我们发现大家说起文创产品,可能很多人想到冰箱贴,鼠标垫,毛绒玩具,其实远远不是,比如国匠文化做的很多产品,尤其销售额比较高的产品往往都不是这些大众所触及的环境。我们跟银行或者是礼堂,新媒体渠道合作的,我们做的贵金属产品,比如说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两万一卷,我们卖的很好,大家得到群体是不太一样的,所以我们在研究产品服务提供的时候,我们很关注的两个场景,第一个是消费场景,第二个触及场景,谢谢大家!
姚玲玲:我们所说的消费场景,对于我们做生物医药开发,健康管理服务更多来自于对方需求,更多来自于各大三甲医院需求,我们生物界流行一句话,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但是21世纪一定是生物治疗的时代。因为所有药典开发完毕,我们人类的衰老、疾病或者是肿瘤的高发一定是从我们自身的细胞里去寻找答案,所以说在生物药品研发技术服务这块,我们更多源于三甲医院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就是给更多的临床专家提供一些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法,因为医生不是神,他在面临一些疾病的时候也是束手无策,他也想有更多好办法,好技术能够更多运用在一些疑难杂症上,这就是我们集团公司一大生物研发板块。
对于健康管理这个需求,我觉得也是从大家的需求出发,其实在我们满足了温饱,满足了安居乐业,我觉得更多的就是一个更大的需求,就是我如何有一个健康的充满活力的体魄。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做体检,但是只是单单体检就能够满足今年我健康了吗?但是明年我会怎么样,大家可能10年前就做体检,但是您体检报告还记得吗?您自己10年前体检数据有吗?您知道这10年来您身体出现了哪些变化吗?各种运动,我们通过健身也可以打造健康体魄,但是我们知道,我自身体制适合于哪种健身方法呢?前两天的跑步、登山,快走很快的兴起,每一个公园都有一个慢跑队,长跑队登山队,骨科医院门诊接待量突然增加了,因为大体重人直接快速的走路和跑步登山会损害膝关节,所以没有在减重情况下就已经开始做了不适合的运动方式,也达不到他的需求。所以我觉得针对于我们客户需求一定是在知道他适合哪种,他应该做哪种体检,应该服哪种维生素,除了自己还有他家人的,我们企业有一个用语,我们企业宣传语是什么?“因为有爱不敢老去”,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我们是别人的女儿,是别人的妻子,还是别人的妈妈,但是我们因为有这份爱,所以要让自己活得更健康,因此我们发现更多的人,需要专业的健康管理公司来适合制定个性化的、有的放矢的健康管理方案,这也就是我们两大服务的产品,针对这个企业需求和个人需求打造的产品升级。
主持人:谢谢姚总,其实刚才4位嘉宾讲了以后我们大概已经了解了,就是关于细分赛道的选择,关于细分领域的选择,其实跟企业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以及对产品品质的坚持是有密切相关的关系的。所以接下来我们第二个问题,也是跟产品品质有关系的,就是我们发现当一个市场或者说一个品类的竞争非常充分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我们真正的质优价高产品会最终取得市场,这一轮请4位嘉宾聊聊怎么做好产品,到底怎么样让好产品,让我们消费者知道这是好的,先从姚总开始。
姚玲玲:如果说到医院技术服务这块可能会比较枯燥,我还是回到健康管理。在我们10年前投资了生物医疗,接触很多临床疑难杂症,或者肿瘤高发病人,回到过往以后生病会致残,一个家庭因为这个会因病致贫。在健康的时候如何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健康需求。所以我们在大健康管理这块,依托了中国预防医学会采集两千万份的样本,打造了一个健康管理云平台,这给我们客户提供了简约便利有效的数据,再建立客户移动端,甚至可以给远在外地家人,远在国外的家人提供服务。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是一个群体生活的,我们关心远在外地的家人,我父母是否健康,我孩子是否健康,所以数据管理和后台是可以实时追踪的,然后达到有效管理方法。
李雷:刚才李秘书长问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思考过。我们自己也思考过。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整个的社会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功用阶段,能用来干什么,这是第一种阶段,用筷子吃东西,用碗盛饭,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质量,发现用这个树木做的碗使得住,用陶瓷的东西不那么经摔,这是质量;第三个阶段进入品牌阶段,大家觉得有一些品牌东西不用管,做的质量、设计都特别好,就是覆盖了前面的阶段。到现在我们到了第四个阶段,文化产生的阶段,产品要有文化,带有IP的产品,这种IP产品不是简简单单的使用品,更多的是生活当中的产品,这既覆盖了前面的功用,也覆盖了品牌和质量,同时还增加了这种文化和情感的归属。所以说我觉得,故宫做的比较好的口红很贴近生活,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如果我们能够在现阶段把这种生活当中的很多产品,不管是麦克风还是照相机甚至冰箱,跟这种文化结合起来,我相信我们会有更加美好的生活,谢谢大家!
杨学宝:主持人问的这个关于产品质量好,是很有内涵的,相信在座的都记得前面李总分享的震撼的数据,2014年上海创立的那么多企业到今天已经不存在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没有做好,那么对于企业来讲做好就是长久,就是持续不断的有利润,有人说做百亿企业还是做百年品牌?一定程度上讲百亿企业有段很短暂,就像P2P的700多亿企业,一夜之间就没有了。从这个角度来讲,百年品牌虽然每年赚不到一百亿,但是它能够长久的活着,同样在座每个人我相信也是一样的,你月收入是赚一千万,是赚一百万还是赚一两万,可能就像刚才医院的朋友分享说健康是最好的,因此说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人群对“好”肯定是不一样的。
马大姐在1985年创立的时候,那时候现在在座一部分人可能都没有出生,都不太了解。在那个年代什么是好呢?能够把东西生产出来就是好,而在85年过后10年,也就是95年的时候已经显现出供大于求,那时候产品物美价廉肯定才是好的,但是到了2019年什么是好呢?应该是物美价优才是好的,物美价廉不一定好了。双十一有购买过先预付后支付的同事们举手看一下?很少!实际上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天营业额两千多亿,大于我们N多企业一年甚至于10年收入,但是这里面背后的现象我相信李总的分析。就是那些企业,比如今年天猫的一天2600多亿销售的企业,那些产品背后的企业到明年是不是活着?他们的好可能不单是当天冲一个品类榜单,或者主会场可能是他们诉求之一,在10年后,天猫一天卖一万亿的时候,他们还能够存在的话可能就是好。刚刚也说到,我来看到桌子上报纸的时候,上面写的关于波司登和李佳奇这个事情很有感触的。
不管是李佳奇还有微雅(音)这些新场景的结果,实际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他们卖的东西物美价优吗?好像不是,因为上面有一句话,李佳奇有一天听说微雅同类产品比他价格低的时候他怎么做?他和那个品牌取消了合作,说明什么?一直在比价!大家想一下那个价格、同服务、同产品品质一定程度上有对应关系的,当价降到临界线以下之后,我相信不管是服务还是品质一定不会存在好。谢谢!
陈海滨:直播带货是什么原因呢?就是消费和交易这件事本身是特别感性的事。你看他做得好的都是把感性做到极致的,为什么用双十一这个节日呢?就是在那一个时刻集中起来最容易爆发感性,包括人类的消费历史,有信用卡以后消费量大升,然后有移动支付以后消费量大升,这是感性的,任何好公司都会制造一个感性的场景。
我说好产品是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供应链,我们做硬件,这个硬件的事我们以前几个创始人的经历不在这里,进入这里面会特别痛苦,你发现进入硬件供应链是件太拼太难的事,掌控硬件供应链本身就是又是壁垒,又是衡量你把产品做好的重要因素,所以你看汽车,新势力造车为什么面临那么多挑战呢?有经济学家预言新势力造车除了特斯拉其他都没有戏。为什么一万多部件,虽然说新能源车一千多部件,但是部件还是太多,这是供应链控制,供应链是需要专业的人,需要长时间积累的,我觉得做好产品这是第一个,如果没有对供应链深刻的敬畏我觉得这个事是没有戏的,这是第一个感受。
第二个感受就是你要考虑竞争,这个竞争是什么关系呢?比如说你做智能硬件或者做硬件的时候,你一定要考虑小米这个对手存在,假如说你跟他性价比是一点可比性也没有。假如跟他争夺一个同样人群,用性价比来讲一点活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一定要考虑其他方面的竞争。小米天然存在了,你怎么考虑你和他的区隔,然后让客户评价你的系统要跟他有区隔开。这是要面对的,不能是简单性价比就好了。苹果手机价格高,算上提供的服务,再跟性价比来讲并不高,但是他是有比较厚的利润,也是双方都满意的事。刚才老总也讲了,其实你能够提供的服务是来源于你的利润的,所以这是第二个维度考虑竞争,你是哪一个区隔里面,你要哪一个部分的人,有些时候其他部分的人就得舍弃,因为有竞争对手在就得舍弃,就不能不想这个事。
第三个其实就是上升到咱们讲的品牌上,你在消费者心中是什么定位,你怎么样让消费者识别你的好。这件事很重要,消费者的定位理论就是天然的心智占位,心智认为好才是好,这是很重要的。当然你产品品质是基本前提了,定位理论为什么有用呢?就是心智认为你好才好,但是心智认为你好是用什么方式认为你好的?刚开始我认为做的第一个特别成功的产品,不光是时间点好,最重要的是我们把 雾霾的PM2.5检测,激光检测当时并不成熟,检测仪器我们内置了,所以打开时候一直数字可以变化,当时老戴坚持,再不成熟也要上,这是一个非常直观的现象。到后面当然就是很多明星去用我们的产品,和睦家,美中宜和,北大附小用我们的,这就变得特别重要,就是你要让消费者可参照可对比东西是什么,脑海里联想是什么。几位都提到品牌了,我觉得这几个结合一起时候才是好,就是他认为好特别重要,性价比是很重要,因为性价比这个特别考验供应链的能力,你可能在前期某一个阶段的时候,或者小众的时候是不能简单的用性价比去分析的,仅仅用性价比来分析那就是一定你干不过大企业,特别成熟的企业,所以这个就是综合性的。
因为任何一个产品,特别好的产品里一定有精神因素。我们当时有一个投资人,阿里出来的一个投资人,创造了众海(音)李颖跟我说,其实你们当时有一个机会,为什么没有做尿不湿呢,尿不湿国产化时候做尿不湿,就是说父亲对孩子身上所有的东西焦虑,我们这个事特别容易传播,尿不湿最后的竞争跟渠道太相关了,渠道是非常大的壁垒,因此最后这个事也没有抓住,我总体上讲第一个是供应链,要对供应链敬畏。第二考虑竞争,这个区隔里放在哪一个位置上,有些东西不是你的就没有机会;第三个你用什么方式在消费者当中做尽可能让他有联想和定位,让他把你和什么联想用什么方式来,这样才会成为一个好东西。
主持人:刚才4位嘉宾讲到观点和故事非常精彩,我们消费者体验的美好生活背后,是无数的企业苦苦坚持,苦苦等待,苦苦的做创新,所以其实刚才杨总也讲到“百年企业”,我们这里小祝福一下今天台上的4位企业和台下的所有企业,未来都可以成为百年企业,作为百年品牌。
今天机会难得,难得和不同行业的企业家这么近距离,同时聊有趣的话题,所以给每位都单独准备一个问题,陈总先开始。
我这边有一个数据,目前儿童市场消费整体体量估到5万亿,这个对您来讲是特别好的数据,但是我们叫儿童市场产品区别于现在的泛消类产品有一定要求和品质需求的,您觉得给儿童做产品最难地方在哪?您还有投资人身份,如果你是投资人,什么样产品会打动你,你会做投资?
陈海滨:我们做硬件挺难的,我容易投的还是教育类的,我投两个教育类的,有一个走在失败的路上。儿童产品是这样,体验方除了儿童还有父母,因为买单方是父母。为什么要买单花钱呢?就是解除焦虑,我用花钱解决焦虑,比如给孩子报课程,解决孩子成长焦虑,未来会成为什么样子,还有就是教育产品大家都做校外辅导,这是群体性囚徒困境模型,本来这件事不需要的,最后竞争出来还是那批人,大家花几百亿,花多少钱以后竞争出来还是那批人,大家都那么干的时候就是那批人,但是囚徒困境模型要考虑别人行为。所以形成这样一个局面,买单方解决焦虑是父母,体验和儿童相关,就是对儿童好,儿童喜欢的不一定是好的,儿童死活不喜欢不一定就是不行的,这是我觉得儿童产品最重要的,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这两个矛盾否定掉的,所以市场特别大,资本密集进入,然后绝对红海。高职人群在里面拼搏,尤其教育领域是高学历人群拼搏的场地。确实出来很多出色的公司,在这个领域里面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刚才我说的三个层面,首先是健康和安全,第二个就是陪伴和亲子,第三个是教育,其实我说的亲子关系的变化,未来的一个变化趋势也是教育,父母在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观察这方面什么样更好产品类型能去解决,我们在思考。这个真的需要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成的。
主持人:陈总很谦虚。杨总您好,马大姐是很多人童年记忆,陈总讲到囚徒困境,在我们传统食品行业是不是也会存在着囚徒困境,我们传统企业到底怎么做转型和创新,您给我们分享一下您的经验和观点。
杨学宝:谢谢,陈总讲话里有一点我认为大家应该给一个掌声,他讲到儿童产品解决焦虑,我相信在座的很多有小孩的,带小孩出去玩儿的时候,小孩看见玩具或者书,当你不买的时候他不走,所以说大家给陈总掌声鼓励一下。我是深有感触。前几天带小孩去玩的时候,平常在一个地方可能是50块钱的东西,但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变成了200元,但是在那种特定的环境,特定场景下解决孩子焦虑就是买给它,这个与主持人刚才问我的问题有类似的观点。包括李总提到关于给文创产品赋予文化,我们马大姐是30多年的传统企业,在这30多年发展过程当中是相当艰难的,前面最后的演讲嘉宾也讲到,很多企业存活寿命只有三四年,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就是社会。
在整体大环境下,血淋淋的创业者永远在奋斗或者拼搏的,甚至于是在失败的路上,所以我们在这30多年发展过程当中,怎么存活是我们的第一要素。其次怎么样把产品做的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能够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业态,不同的渠道,不同的需求下适应它。那么我们前20年的时候一直做一件事情,就是做“国民糖果”。但是到2009年,就是08年世界经济危机以后,09年前后在行业里面,曾经比马大姐大的很多企业就在那个关键点上,现在回过头来看好多已经不见了,曾经08年比马大姐大的有很多企业,但是19年时候已经不见了,而马大姐依然稳步的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着成长,这里面实际上就是我们的老板,包括运营团队整体关注社会,关注消费者,与国家大的政策相关。比如在5、6年前文化自信、民族自强,那么马大姐的产品从原来的糖果文化走向“文化糖果”等等一系列的,所以每一个企业在这个艰难的发展路程上,各自有各自的煎熬,各自一定有各自的解决方案,建议组委会在适当的时候把大家聚在一起,有更多的一些其他方式的交流,大家可以更多的分享一些曾经试错的经验,这样可能多少都有所帮助,谢谢!
主持人:杨总放心,我们《经济观察报》一定组织更多活动,把企业家投资家放在一起好好聊聊。其实关于文化IP的事特别热,尤其是跨界文化,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很多跟非物质文化遗产,跟传统戏曲相关文化的IP还仍然停留在卖纪念品的阶段,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文化挖掘,那么就以您和故宫的创意产品为例,李总您觉得目前文化IP市场挖掘难点是在哪?怎么样打造一款具有延展性的IP品牌?谢谢!
李雷:这几年文创比较火,尤其国潮当道,这里也确实出现过一些新情况和问题,比较典型的痛点主要是这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在文创产品里面内容同质化的很严重,以纪念品作为典型代表,大家审美疲劳了,这方面几乎每一个进入文创行业的人可能都经历过,还有就是大家要做的事情都一样,这是在创新性方面不太够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目前泛IP化,就是有的元素、文化或者是记忆并不适合进行长线IP开发,但是大家都把这个当成一种IP化,所以这里面会遇到的百花齐放也好,或者说泥沙俱下也好。我想更多还是需要大家能够去理性看待什么叫做IP,如何发展IP,这是第二个情况。
第三个就在于这种产品,我们作为文创产品,更多的就是如何生活、融入,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纪念品,太狭隘了,这个世界更大的是生活当中用的方方面面,包括衣服、快消、美妆,很多方面都可以用,包括汽车,食品,很多很多方面。所以我觉得应该把眼光放到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时尚化、生活化这是目前遇到的问题。
同时我觉得如何打造具有一定的延展性的IP品牌,第一个就在于要认识到自己的定位和自己的阶段,我们除了故宫之外还有很多非遗,很多记忆。大家说古法,我们有时候看到的是落后的方法,大家给它拿一个名字做很多事情,其实这种落后的技艺是不是值得传承,这也需要商榷;第二点就是在于如何让它创新,让今天人去能够接受,所以这个地方就在于如何定位自己,和自己的阶段;第三点就是所有的IP产品要接地气,要能够有高于一切的实用主义,担任还得有文化有故事,有温度有爱心有情感有圈层,就像做产品的品牌一样,不可能包罗万象,让每一个消费者都成为自己客户这很难,还是要有自己的定位;第四点IP有原则性,品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我们的时间线拉长一些,现在我们看到很多的IP就是比较着急,很想赶紧出名也好,或者赶紧变现也好,可能这种短平快方式不太适合IP,这个沉淀和传承以及创新都不太够,可能就跟有时候网红很类似,这个需要一点时间去沉淀。谢谢!
主持人:姚总,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整体的规模会达到10万亿,这是一个很惊人数据,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作为大健康行业投资,其实头部企业是在加速跑的,那么未来10万亿市场投资您给我们具体讲讲还有哪些空间,以及对于已经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来说,未来的布局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姚玲玲:谢谢主持人给我打一个强心针,我们集团投资生物科技领域已经有11年,11年一直在投,持续在投,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生物医药这个板块,现在来看是稍微落后于世界水平,因为在我国中科院也好,医科院也好,这个周奇院士,裴钢院士全部在说再生医疗,干细胞医疗。可能在未来疾病、亚健康调理、抗衰老、肿瘤预防都有非常大潜力。但是随着国家医疗政策的改革,包括我们支持创新医疗技术不断有政策调控,所以国家的研发成本和门槛越来越高,因此投资这个行业不能着急要慢慢来,也跑不快。因为做科研,数据是真实的,结果是骗不了人的,所以在这个行业当中我们一定坚守未来,可以改变家庭,或者整个社会的任重道远的使命,一直在生物研发板块坚守,并作为集团公司最大的一块基石。
我们在2017年布局整个大健康管理,因为我们国家老龄化不断的提高,包括中高端家庭个性化需求不断延展,所以在这块我们做了大概两三年的布局,收益还是不错的,因为更多人意识到人的身体像车辆一样需要保养,也需要管理,更规范的管理体制会给家庭带来无穷无尽的收益,所以这个我们也会在个性化提供健康管理的模块上进行发力。
但是您说的10万亿巨大市场在大健康行业,应该是囊括了上中下游所有产业链,所以现在的健康不再是公共卫生医疗,就是我们不单是在看病这块,看病的话国家医保、新农合已经给大众或者说个人消费者提供了非常好的依据,特别是近几年推行的药品零差价,器械零差价,一站式医院和厂家直接采购,已经大大降低了我们医疗成本和我们个人医疗支出,但是未来在这块,除了看病在医院上支付的费用之外,其实更多的是在健康保健,健康服务,甚至健康娱乐等板块,这个是作为我们贯穿整个美好生活的以健康为主题的方式,所以未来健康还是会成为投资的热点,也是会成为我们做健康产业的不断追求,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们跟四位嘉宾聊完以后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受,虽然艰难但是还是要坚持的,2019年对于企业和投资人来说是不容易的,那么对于明年,2020年,请4位嘉宾一句话概括一下,怎么看明年的市场?陈总开始。
陈海滨:说一个最有分寸的,谨慎乐观。
杨学宝:不太好说我做一个广告吧,马大姐是国民糖果,中国味道,我们2020年欢聚一堂,坚持成就梦想。
李雷:2020年可能不容易,但是我们还是一定要去拥抱美好生活,谢谢!
姚玲玲:从事医疗我们是这样的,我们明年还是要坚持创新、深挖需求,打造好产品好技术,服务大众,服务美好生活。
主持人:好的,感谢4位嘉宾,我稍微做一个小小总结,其实跟4位聊下来,我觉得中国消费升级是不可逆趋势,随着城镇化和我们产业升级推进,未来消费市场会看到更多新模式,更多优秀企业,我们也会体验到更多好产品,接下来再次以热烈掌声感谢我们4位嘉宾,谢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