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善劝学生:多到校外走走(2)
导语:外面的世界可能和你书本当中的世界形成很大的反差,很大的张力,这不是很好吗?所以我建议他们,是不是可以试着去做一下,周末上街,到城里去。你就在校园里有意思吗?你就是学数学,何必要到上海来呢?既然这样,你不如上街去。这样的话,你可能就会看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我觉得这个就比较有意思,倒过来,也可能无意当中印证了你书本当中的阅读

 

 

实际上,我们从书里面得到的东西,就是生活当中得到的东西,否则我们这个作家,他们写书干什么呢?我们经常会发现,你这个人怎么有点像像张飞,或者是你像李逵,或者你像哈姆雷特,像贾宝玉之类的,但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实指一个人,我们不知道那个人是谁,说明那个人就在我们中间。读书还有一个跨越时间,跨越空间的作用。我们现在上微博和陌生人接触,其实也是很有限的接触。但是读书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度。

我们读几千年前的书,比如说我们读诗经,我们读的时候,我们那种感受,你想隔了好几千年了,文字也不太一样了,但是我们有一种共鸣。空间上也是这样的,比如说奥斯汀他们可能都不知道中国这样的地方,他们写了书,我们感觉到这么的进且。比如说我有一个侄女,到我们家就拿一本书看,我说你有点像麦瑞,他们的姐妹都可以嫁的出去,就她自己嫁不出去,奥斯汀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呢?她根本不知道若干年之后会有人读她的书。我觉得我们不要把书和生活分的那么快,好象真的是两回事一样。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当中经验实际上是比较单调的,书里面的经验可能会更加丰富。我觉得作为人生的经验来讲,其实它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是大而为之,我们从书里面得到的无论是人生的感悟还是人生的道理,足够我们可以用之于我们的实际人生。我们现在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社会上一切的现象,其实就像圣经讲的日光之下无新事,其实我们现在很多事都是古已有之,只是说形式上发现了变化,可能以前是送个信现在是打个电话,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并没有那么新鲜,每天给我们那么多与众不同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我们写作者的笔下,他们大部分都描写过。我们现在的社会问题,他们大部分也揭示过。   

如果说我们真的读一点书的话,而且并不一定非得读政治学或者是社会学的书,真的读一点文学,我们也能够对现在的社会,有不读这些书有更清楚的认识。   

把话反过来说,是不是就应该在屋子里呆着看书呢?我不是这样的人,从时间、精力各个方面来说,这个人也应该出去转转。从汲取知识来说,书只是汲取知识的方式之一,我们实际生活也给我们很多的经验。我自己也很喜欢逛街,也不一定只去书店,比如说逛一个杂货店,一个二手店,或者是名牌店,我也喜欢这样。但是我不愿意炫耀这个东西,但是我觉得起码作为知识我知道这是一个什么东西。这对我来讲,人知道的东西越多越好。所以这个话也可以反过来说,一个人也不妨稍许的上街去,不要抛下,不用那么猛烈,抛下好象有点往楼下或者是垃圾筒里扔的感觉,我觉得放下书,出去转转然后再回来看书,这是一个很正常,也是一个很好的人生。所以我觉得也不只是上街,上山,上河边,什么地方都可以去,一个人应该幸福。   

归纳为一句话,有一位作家说,重要的不是活的最好,而是活的最多,要把人生更丰富,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更丰富。这样的话,一个人就会把有限的生命偷偷的拉长了,就可以多活一点。这就是我自己的理想人生。我说的也是比较乱,比唐诺先生要说的更乱,但是归纳一下就是这样的一个意思。

小宝:下面我们请德高望重的陈子善给我们讲一下他的人生经验和人生。

陈子善:我的人生就是不断被小宝先调侃,我的人生很“黯淡”。刚刚说到,不要活的最好,而是要活的最多,这个经历止庵你就没有。刚刚听了两位的话我觉得很有启发。我看了这个题目也吃了一惊。不是说要提倡读书吗?怎么“抛下书本上街去”了。刚刚说到放下书本有很多的讲究,到底怎么回事,好象从字面上来理解,好像读书和上街两者关系似乎有点对立,或者说怎么来很好的处理?我马上就想起我在学校,因为我在大学当中教书。教书的时候,我和外系的本科生每个星期要做一个交流。我问了他们,我说你们大部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是上海市的还是其他省市来的学生,回答是大部分都是外地的学生,第一次来上海,读大学本科四年,有各个专业,有学数学的、学化学的、学外语的等等。我说你们对上海有什么印象,他说我们就呆在校园里面,我们校园里有一条河很好,叫樱桃河,我说你谈情说爱了吗?好象也没有。他说自己的时间就是埋头在书本里面。我说你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多少呢?四年毕业你就要回到家乡走上新的人生,新的工作岗位。人家问你,你在上海有过什么样的感觉,什么样的经验,可能只是去过南京路,仅此而已。这不是太可惜了吗?不妨星期六、星期天漫无目的的走一走,去观看,去听,你们有没有这样做吗?好像很多同志都没有想到。

我小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倒不是放下书本上街,而是要有一个调剂,书看的时间长了也会感到很累,你上上街。外面的世界可能和你书本当中的世界形成很大的反差,很大的张力,这不是很好吗?所以我建议他们,是不是可以试着去做一下,周末上街,到城里去。你就在校园里有意思吗?你就是学数学,何必要到上海来呢?既然这样,你不如上街去。你就是到国外旅游,也就是背个包到处乱走吧。这样的话,你可能就会看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我觉得这个就比较有意思,倒过来,也可能无意当中印证了你书本当中的阅读。

不知道在座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当然我的年龄大一些,你们的人生道路比我长的多,你们应该把阅读和行走结合起来。台湾有一位苏先生做的很好,他的阅读和上街就结合的很好。当然这个上街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我觉得你这样比较有意思,你读了莎士比亚,读了奥斯汀是不是有可能去英国看一下。也许现在不能去,以后是不是有这样的愿望去看一看呢?我觉得这就是一种上街。当然我的理解可能是比较狭隘的理解。所以我是主张把你们的书本阅读放一下。我是很反对去死记硬背教材的,这样做还不如你把书本放一放,到外面去看一些很好看的东西,在书本上看不到的东西。刚刚讲到人生是一本大书,当然人生是一本大书,人生不是大书,什么是大书。一代代人都在经历人生,我们前辈的前辈在经历人生,我们后代的后代也在经历人生,这本书永远读不完,显然这句话是不证自明的。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