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子沛说“大数据”时代(9)
导语:“一个真正的信息社会,首先是一个公民社会”,这是全书的一个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就是说,“信息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的自由流动。”如果没有人的平等,没有人的自由,信息能够自由流动吗?如果没有人的平等,我们这个社会彼此另外压抑另外一个人,我们的创造力怎么迸发出来?

 

主持人:谢谢涂老师,王老师和姜老师还有补充吗?那我们现在进入提问环节,前五名提问的同学有机会获得涂老师亲笔签名的《大数据》一书,请那边那位同学吧?   

提问:你好,非常谢谢三位老师非常精彩演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真实,令人振奋的方向感,也是之前没有接触到的。我非常感兴趣的是,这种大数据时代对于教育学的影响,我对这个方面比较感兴趣,我的一个问题就是说,从现在的教育制度上,从一个宏观的教育制度,让学生变成什么样,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每一个人积极的主动的去学习东西,比如说到一个微观的角度,我们每一个人能有一个创新的精神,在老师颠簸他的头脑的时候,他能绽放自己的思维之花,在这种大数据时代怎样从学校学生学习还有老师的教学,如果更大程度上可以说学校制度上,这三种层面上,怎样去把这种创新性发挥出来?   

主持人:你想提问哪位老师,这儿有三位老师?   

提问:我想三位老师,先问一下涂老师可以吗?不知道我的问题是否阐述清楚了。   

主持人:涂老师听明白了吗?   

涂子沛:你用两句话概括一下你的问题。   

提问:第一个是优质的教育需要一个公开,一个公平的教育资源,我想问的问题是,从学生的层面上,怎样运用这种资源;从教师的角度上,怎样帮助学生筛选这种资源,或者是怎样的一种态度教学生,不是说老师对学生的一种改造,而是说怎样帮助学生,激发自己内在的力量去学习,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   

涂子沛:以后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学生应该怎么利用这些资源?首先第一点,终身学习成为可能,不再拘束于一定要来到大学校里面,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在这之前这都是梦寐以求的,教育部想实现这些目标,但中国的教育资源很匮乏。对学生这一个立场来说,就是选择,从时间上,从地点上选择度就增加多了,不从老师这个角度讲,也是资源多了,对老师你的技能恐怕不一样,对你的技能的要求不一样,原来是把知识讲清楚,这时候你的技能是说怎么组织一个讨论,怎么让学生在讨论当中激发新的思想。这个会比单纯的讲授一个知识更重要,因为恐怕有人比你讲更好,大家坐下来看这个视频就可以了,但是你要做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技巧不一样。   

姜奇平:我补充一下,我觉得从看得到的实际发展动向来看,首先有几个趋势,第一,我非常得赞同学生,我补充一下未来的学习会是什么样的,会是一种现象学和体验的方式,也就是孔夫子的方法,就事论事,见到白菜说白菜,见到萝卜说萝卜,我们不脱离现象,这种方式是一对一教学,而且是终生进行,这个和现在的拿教科书和实践脱离的方式非常不一样。现在印度非常流行这种方式,用企业导师引导时代学习,这是一个,而且非常的速成。   

第二我认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会发生一个很大的变化,我看到美国用我们现在的方法和数据的结构不一样,这个我们都是在训练串型处理能力,就是先解决一个问题,再解决其他的。其实人生来就有并行处理的能力,比如说3岁、4岁小孩,只要你不教育他,不压抑他,他都自然的有悟性。现在有一本书叫《浅薄》,从表面上看来,它的处理有什么特点呢,他好象思路不专一了,同时想好几件事,但是你注意到,这正好是未来网络社会,大数据高度发达的状态,一会儿网上这叫了那儿响了,它同时处理好几件事,不乱,这是并行处理能力。这个时候我们的教育体制将从串型教育变成并行教育,现在在美国的三四岁小孩的教育里面,已经显示出来了。你拿小孩随便一试,在三四秒钟之内,把图纸上的零乱的数据,他可以轻而易举的回忆起来,大人通过教育,彻底的消灭了这种教育素质,这个是并行处理和串行处理的能力,将来会带来思维方式的改变,具体来说,小孩的方式是什么呢,他要求肤浅成为一种能力。为什么呢,他说我不懂的事,我问了我的朋友我知道了,我何必呢,人为什么这么聪明呢?就是因为没有人肯帮助他,他才训练自己聪明,如果谁都都肯帮助他,他干吗自己非得像爱因斯坦一样,我为什么自己非得针对我自己处理这个事,我才动脑子,这是一个。   

第三个我看到一个变化是什么呢?就是机械记忆不用了,将来完全集中创造性,实验室是什么呢?液体计算实现以后,到2050年把大影百科全书一针打入大脑,以后你们上课就可以打一针,回家玩去吧,接着干吗呢,你死记硬背不用背了,但是这个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辩论去吧,这个时候完全进入一种创造性的状态,叫你完全把死记硬背彻底交给机器。这是我谈的第三个趋势。     

另外还有一个眼前的趋势,就是课件化。有优秀的老师,为什么不能对着所有的学生,但是现在这种做法不灵,给所有人看一模一样的诗不是路子,应该是什么呢?上面有名师下面有各种品牌的解说师,就是说你看屋里给你讲述大道理,但是具体你今天买萝卜,这个道理我来给你换算一下,对于你的智慧的人来说,我应该像孔子那样给你个性化解说。这叫大规模定制的方法,再一个我们可以看出APP的模式教育你,有教育平台还有增值开发,干吗非得一堂课讲完呢,里面引起无数发财的机会等等,由于时间所限,注意观察我们《互联网周刊》做的广告吧。   

主持人:谢谢两位老师,王老师。   

王煜全:正好我们投资了一个未来教育的公司,有一点研究,说实话我对教育也是老不满,因为我上学的时候成绩可差了,老是倒数第一第二。后来得到一点宽慰,我们玩互联网的,互联网有一个叫西湖论剑活动,当初第一届的时候,我们在台下看台上几个互联网的牛人,有一个丁磊,他们请的嘉宾是金庸,金庸上台了,丁磊一上台就冲金庸说,金老先生你可把我们害苦了,我高考的时候就看金庸小说了,所以考得一塌糊涂。然后我就想,我不是被金庸害的?我是被世界杯害的,我高考的时候世界杯,我们一直看到半决赛看完,半决赛基本上第二天就考试了,所以考得特糟糕,我们那个同学看到决赛,就没考上大学。我当时在想,教育要是搞得比世界杯还精彩,比金庸小说还好看,我至于那样吗?所以一半的责任不在我们,在教育本身,教育怎么做的好玩。国外有很多的探索,其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叫可汗学院(音),你们可以去看,里面很多都是免费的。包括涂老师一直讲到国外大量教学的课程免费上网。

未来一定是两者的结合,一个是教育变的更有趣,可以抓住人,另一个是什么呢,你是随着自己的心,随着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我们当时比较惨,我们选择的职业是反过来想的,这个是唯一的一个我觉得好玩一点的东西,其他的太无聊了,所以就选择了这一个。但是实际上,今天你要想,这个是我最想要的,我希望一辈子就干这个事,你才能去选择这个,我们今天选择的领域宽了,如果你真心的热爱它,方法得当,你就可以成为专家,你就可以成为牛人,那个时候整个世界都是你的,这是第一个我想强调的。学习方法确实有改进之处,你可以去看,比如说你去搜索一个词,我不知道怎么翻译,反正就是适应性平台,就是它适应你,学习来适应你,而不是你去适应这个教材,教育方法有很多可改进之处。   

另外一半呢,姜老师说的特别好,我给姜老师的理论加一点注脚,未来我自己就在逐渐适应,大家讲话我在底下玩手机,我也应该姜老师说的分心怎么回事,而且现在这个还有很多的训练,大家如果有空的话上网站去玩,我给你很多玩的东西,叫lumosity.com,有一点点免费的注册期,如果你很有钱的话,你可以去玩,反正最起码免费的可以玩一周。它有好多各种各样的益智的游戏,通过玩益智的游戏帮你测量大脑的水平如何,比如说其中姜老师提到一点,国外的多任务处理,多任务处理还分很多不同的。

静止的多任务和移动中的多任务,移动中的多任务,男性一般能力比较强,所以为什么说男性开车的时候要比女性好一点,因为我们移动中的任务擅长一点。但是这些都不要怕,因为你可以通过游戏训练提升,所以以后你会发现游戏就跟教材一样,你玩一个游戏下来,你考试就会很好。这个未来也多了,值得崇敬。而且其实未来考的东西,姜老师说的特别好,我听说国外已经开始考虑,开始的时候可以上岗,反正搜索可以搜索到的东西都不考了,因为你上网可以查到没意义了。那么考的是什么呢?未来人类最稀缺的是什么能力,是创始,不是记忆力,因为记忆力芯片会比我们强,不是计算能力,中国人往往心算能力超级强,但是你心算能力再强,涂老师讲了,要有电脑,你肯定玩不过人家。人和机器最大的区别是我们的创造力,这个就成了人最伟大的财富,我们所有的训练都要以这个为基础,因为未来有创造力的人会有巨大的前景,没有创造力的人你再有本事,机器会干的比你好,所以这个未来的方向也会完全不一样。   

第三个,说一点实际的东西,我们在投的项目,其实是另一个理念。除了说学习要娱乐化,要让我们可以适应和学习要面向未来,指的不是面向别的东西,激发创造力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师生关系会转变。大家发现没有,师生关系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关系,他是老师我是学生,我补考了扣他的工资吗?不扣的话,他怎么可以保证我尽心教我呢,但是国外有一种关系叫“师徒关系”,你带不出徒弟来,就没有饭吃。因为没有人给你干活,所以我们在投的一个项目就是重新构建师徒关系,什么意思呢?就是老师的信用取决于学生的表现,你要说的是,我教出这些学生来,这一点上来说哪做的好呢,体育界,你是名师,不是说我在各个大校巡回演讲,不是这样的,是我教的谁是世界冠军,所以你的信用取决于学生,这个时候你就会尽力教,而且就会做到姜老师说的,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解决问题,现在上大课谁来完了就走了,怎么因材施教,所以那个理念整个就是错的。反过来讲,学生也会跟老师互动,甚至说学生帮老师干活,因为只有帮老师干活,你才有实践的机会,才能做的好,你没练过,你怎么可能上的了手。我认为这个是一脉相承的,未来既然是个部落,这个部落里就是师徒关系,不是师生关系,我们也希望进行改进。涂老师刚才讲到了,一对一,你自己学的那部分我不管你,但是你需要我点拨的那部分,我根据你的情况我稍做点拨,你可能水平就很强,为什么要尽心点拨你,研究你的情况去颠簸,因为和我的水平是挂钩的,说白了就是大数据的另一个理念,一切都要是一个大数据的反馈系统,如果没有反馈一定会跑偏。今天我们的高校反馈就相对弱。   

主持人:谢谢王老师,我们请后面那位同学。   

提问:姜老师和王老师我很认同你们的观点,我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并进的,而我们目前的教育只注重知识结构,学到的都是比较僵硬,死的东西。其实不光在美国,在我们中国也有很多这方面的探索,比如说现在的家庭自助教育,还有我知道的今日学堂是很不错的,三位老师可以关注一下。   

关于大数据我有一个问题,我们知道现在是海量数据,数据量是增长,而我们的人脑的容量又是有限的,这样的话就形成一种矛盾,未来的话,人会向哪个方向发展,来适应无穷无边界的海量数据,我们现在目前能做的又有哪些呢?   

主持人:你想提问哪位老师?   

提问:我想问涂老师。   

主持人:涂老师请做答。   

涂子沛:海量信息有计算机处理,我觉得对人不足以构成挑战,挑战就是说,人所做的一切决策都是一个有限的决策,基于有限信息的决策。人为什么发明计算机?就是想通过计算机来处理这些信息,来辅助自己的决策,扩大自己的信息范围,我不知道这样回答你的问题是不是回答了这个问题。   

提问:因为刚刚姜老师提到了,可以向大脑中植入芯片这样的方法。   

听众:非常感谢三位嘉宾做的演讲,我是几个月读的你们的《大数据》,我读完以后觉得非常好,所以我至少买了二三十本送给我的学生和朋友,而且我在很多的场合推荐了这本书。本科生上课的时候,我给他们推荐了,我教MBA的时候给他们提供了,我觉得这本书最好的地方在于,你把这个科学和民主结合的非常好,我觉得这个是这个书最值得劝导的,讲大数据很多人都可以讲,把五四的精神结合的很好,你讲的那些东西我们都很同意,而且我们都在做这个东西,比如说我是做创业研究的。我在两个月以前,我给全世界的合作伙伴发了一个短信,我提醒他们。   

主持人:您做一下自我介绍。   

听众:我是经管学院的老师,我们也在微博上也互动了一次,因为我标题叫做“大数据时代的心理研究策略”。我认为每一个专业的学生,每一个专业的老师都应该考虑大数据的时代,研究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而且还需要拥抱这种变化,比如说我们在研究的全世界各地的文化,我们以前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或者是实验的方法,或者是行为观察的方法,我现在提出一个观点,用搜索引擎加上海量文本的深层次的分析,我们将来有一天可以建立扫描的工具,我在全世界各地,各个国家的门户网站抓取信息,我去进行机器的处理,来透视它背后的文化价值观的动态的变化,这以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而现在我们在理论上可以的,而且是我们现在在做的我要讲的刚好是唱一些反调,因为我觉得你讲的是数据,但是事实上在将来这个时代上你稀缺的不是数据,而是创造性和理论思维。我们说,你做研究有三种方法,一种是理论驱动,一种是工具驱动。我们以前都很贬斥数据驱动的,但是我觉得很多人的观念必须要改变了,比如说我强烈的相信没有什么东西比好的舆论更正确了,我们中国很多的学者或者是很多的人,事实上都在理论方法没有任何的贡献,西方在讲什么东西,我们都是在传承的。   

另外一个,我要告诉大家的,尤其是在座的学生,尤其是你不要被忽悠的地方在意,你现在加强的就是你理论的修养,比如说前几天有一篇文章说是,研究用5500万做的一个研究,在此之前,向我们做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的,我们是没有可能测量社会影响,但是它通过一个非常巧妙的,比如说跟facebook的合作,测量了社会影响,这个是在上面发表这篇文章的原因而不是说用了5500万测试,所以我最后一句,在大数据的时代最稀缺的是创造力和理论思维。谢谢。   

主持人:谢谢老师精彩的回答。   

涂子沛:我补充一点,老师谈得非常好,其实说“大数据时代”首先是数据的定义,数据革命的根本是什么,实际上是统计学的革命,原来的统计学从抽样这个角度分析,现在这个统计学不仅仅是抽样,我有多元的数据就可以使。可以再举一个例子补充这个,奥巴马大选是刚刚发生的事情,每几天发生的事情,我记得我跟薛勇(音)的微博,薛勇(音)是在美国的一个作家,写了很多书,他当时在微博上说,这个我们要等很久,这个是一个焦灼的状态,他说结果已经不重要了。奥巴马的人气已经领先5个百分点了,通过文本分析已经分析出来了,很多人上网说,我投了这个票,所以大选出来之前都有预测奥巴马可以当选,这就是一个例子。事实上通过微博我们可以建立各种各样的指标,原来你是抽样,你抽样了之后还要回来数据分析。有一个时间的滞后性。     

再补充一个故事,我里面写了很多美国总统大选的预测,其实在历史上就发生过一件事情,四几年的时候,杜鲁门和杜威竞选,原来是杜威领先的。他们说肯定是杜威当选,那个时候的预测已经很准了。整个大的事件过来只失误过两次,这是其中一次,为什么呢,因为最后那几天杜鲁门翻盘,这个时候他已经来不及做民意调查了,因为他做民意调查,他预测的报纸已经印好了,准备去卖了,说杜威赢了,第二天报纸全部收回了,现在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吗?现在出现这种情况已经很少了,有很多渠道可以预测,首先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但是统计学的概念你想吧,现在哪一个不用统计学,哪一个科学不用。所以我书里面提到过,美国说了,他们总统委员会说了一个总统提交的报告,现在科技领域有五大挑战,第一大挑战就是大数据的挑战,大数据的挑战是贯穿所有科学领域的。每个科学领域都存在这个挑战,我就做这个补充。     

主持人:谢谢涂老师,这位同学。     

提问:大家好,三位嘉宾好,我的问题是关于教育和心理相关的两个问题。首先我要说一下,关于你那个大数据的公民生活,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的主题,现在我关心的是,我们现在的手机的充电器,我们电脑的充电器,这些东西的话,目前还没有统一好,从数据统计的分析的角度,我想听一下你的看法。第一个就是关于心理的,当前在我们心理学研究和计算机科学研究里面有一个叫情感计算,情感计算里面就涉及到我们现在比较敏感的,也就是面子的问题。我们现在很多中国的精神病人,现在抑郁啊,或者是神经症啊,这些导致很多的社会公众的诊断,从目前的角度来看,是没有这种依据的,我想听一下,从计算科学和数据的角度,谈一下数据对我们医学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   

第二是关于我们教育统计与测量方面的东西,高考很敏感的。我们高考发展到今天,它的科学性是非常低的。我想知道一下,随着我们数据和计算科学的发展,我们的高考将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向?谢谢。   

主持人:想提问哪位老师?   

提问:我觉得三位老师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你们自由吧。   

主持人:请三位老师都谈一下。   

涂子沛:我简单地谈一下,我把其他的问题留给另外两个老师,我回答你第二个问题吧,第二个问题就是高考的走向。   

提问:从预测的角度,目前来说,教育发展是非常落后的。  

涂子沛:从数据的角度来说,我现在在广东呼吁一个事情就是数据开放,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所有考生的报考数据可以开放的话会出现什么事情。   

提问:我关注的是对人才的测评问题,我们现在高考的话,应该是很简单的数据的分量,不管是计算机还是心理学,还是教育科学的发展,完全是对高考进行测评,但是我们教育仍然不努力。   

涂子沛:我理解你的问题,是不是设计一个好的试卷。   

提问:能力的测量是一个很简单的东西,我认为现在的高考在这一块的思考真的不够。    涂子沛:你的问题就是说,怎么通过数据设计一个好的开始制度是吗。   

提问:我们教育设计什么,或者是高考研究部门,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我认为是很差的。比如说他们可以完全去掉这些高考制度,这些现存的模型拿过来的,我们高考可以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如果从数据分析的角度,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涂子沛:我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姜奇平:我想回答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总的一个想法是什么呢?这个大数据最终是通向什么地方的,其实我觉得是通向人的,农业革命是解放了人的物质能力,工业革命是解放了人的社会能力,这个数据革命和信息革命是解放了人的大脑,但是并不是解放了人的物质的大脑,实际上解决了一个“会”的问题。我们想一想,在过去两个文明时代,真正能够成为“佛”的人或者是智慧的人是凤毛麟角。通过这场革命之后,他会使每个人都具有慧根,这一点我认为才是大数据最终的重点,这个慧根具体来说,假如说我们从人工智能的角度讲,我们在过去的时代都是在训练人们的理性能力。但是你刚才说情感计算,这个确实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情感计算包括你说的心理分析,包括精神病治疗,它的含义都是在我私之外,还有世界。是这样的一个基本的概念在起作用,也就是说,这个东西在哪体现的最多呢?就是图灵,图灵关于人工智能,也就是人和机器最终走向哪,不会认为人只是一个逻辑的动物或者是计算的动物,或者是冷冰冰的动物。人既有冷的一面,又有热的一面,既是既有干的一面也有湿的一面,所以我一直说,未来是这个主张。也就是说人在大的智慧的状态之下,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实际上是人工智能情感和理智的平衡,或者是我们过去说的,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是意识层面和其他层面的分离。

但是比如说你刚才说的精神病,精神病的本质是什么呢?当然有生理型的,如果我们不从生理型的角度讲,从精神分析者的角度去讲,实际上是意识和浅意识层面的隔绝,就是把自己闭塞其中的一个世界和另外一个世界不能产生互动。对于这个,大数据深入分析以后,对人工智能研究的深入水平是什么呢?不仅要能够进入到这种意识的层面,语言的层面,理性的层面,更主要的是可以进入人的情感的层面,进入到人的潜意识,并且使潜意识得到发展。这个我认为是挥,简单地说,我们将来可以期待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前景呢?佛教里说的大乘佛教,大乘就是说,所有人都可以有慧根,所有人都可以成佛,这个知识用来干吗的,如果不能给人们带来智慧我认为一点用也没有。这是我的第二个概念。   

王煜全:我觉得没必要跟高考较劲。举例来讲,前两天创业大赛,还有小孩子初中生,几个孩子创业了,都有自己学的所有的途径了,话又说回来,你要真是好学生,老师就愿意教你了,不需要进学校他就愿意教你,所以未来师徒关系就是这样的,所以我觉得甭跟高考较劲,因为你在跟国家对抗,咱开十八大呢。   

主持人:谢谢王老师,还最后两个问题。   

提问:感谢三位老师,感谢主持人,很荣幸涂老师亲自给我们讲座,我有个问题想问一下涂老师,这本书我看过。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我是来自经管学院的,刚开始这本书我以为是对大数据技术的趋势一种分析,一种走向。仔细翻的时候,我发现这本书大部分是写人为的东西,尤其是写美国的政治经济,一些法律、人文,一些数据的发展,一些前景,我不知道涂老师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刚才也讲了,其实数据开放的国家不止是美国,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都是美国的一些事实。对于目前国内的话,我们知道,美国开放大数据,但是我们有防火墙,我们草根有一些微博,但是我们一样可以删除微博,包括你刚才说的话,还有我们有微博大号的话,可能写一些过激的言论的话,会被删除。我想提的问题是,大数据这本书,对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些改变冲击,或者是一些改善。这个东西,我相信涂老师应该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只不过你不方便写在这本书里面,所以我今天到场,想聆听一下你的一些见解,以及对我们个人来说,在大趋势之下我们有什么机遇和挑战,非常感谢,但是我问的问题不是教育学的问题。   

主持人:他想听听在外面不让说的。   

涂子沛:我讲一下写这本书的一个过程,很多学生已经开始走了。所以我想说这本书是给大学生看的,大家如果手头有书的话,可以把书翻开,第一页第一篇,有一个引言,引言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认为中国现在是一个大时代,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感觉到这个大时代,所谓的“大时代”就是改变即将到来的时代,对十八大开之前都有很多期望,感觉到大时代是不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这段话是什么呢,为什么这是给大家写的,这段话是奥巴马在2007年在瑞士大学一个典礼上的演讲,我之所以把这段话放在开篇,很多人当时批评我,你这是什么大数据啊,开篇就来了这么一段,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拿到毕业证。当时在毕业典礼上说的话,去追求锦衣玉食,这个金钱社会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你可以选择关心你自己的喜怒哀乐,把你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割裂开来,什么意思呢?这是奥巴马自己的选择,没有任何问题,这是你个人的自由,他接着说,但是我不希望你们讲述,这不仅仅是因为你对那些没有你幸运的人负有责任,尽管确实负有责任,也不仅仅是因为对你帮助走到今天的人欠下的债,尽管你确实欠下了债。我讲到这里的时候,我就想起了米歇尔的一个演讲,米歇尔在帮助奥巴马时候的一个演讲,她有一句话,我当时在听到的,她说当你跨过幸运之门的时候,请记住,不要把那扇门关上,要为后来人留门,要不同的人跨过来。   

为什么写这本书呢?我经常关注奥巴马,大家对比一下,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和美国的领导人,他们在讲什么,那边的领导人又在讲什么,我们说很多人批评他们选举是虚伪的,是金钱政治。但是你想到这些话里面包含着一个价值观,一个价值导向,我觉得这些话是原话,我们接着回到这里,他说,“这是因为,为什么你不要这么做呢,这是因为你对自己负有使命和责任,这是因为我们个人的命运依赖于群体的命运,这是因为如果你仅仅考虑自己,满足眼先的需要,这是因为只有你把你自己和一些更伟大的东西捆绑到一起的时候,你才能发现你真正的能量,你才能发现,你为美国这个国家继续书写你在历史当中,你能扮演的一个角色。“我很喜欢这句话,所以把这句话放在台前。   

主持人:包涵,我要打断你,我们还有最后五分钟,所以我们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最后那位同学吧。   

提问:王总你好,我的问题是,我看到你投资了一些企业,我问一下现在这些企业的运营状况怎么样,你可以简要的给我们说一下这些企业的营运模式吗?   

主持人:关于投资的问题,王老师你时间有限,你得抓紧。   

王煜全:很简单,就两句话,经营状况还早呢,我们不是想做一个手机应用的,所以现在说早的很。盈利模式也不用讲,既然是未来的,我们将来讲。   

主持人:今天的讲座到这里结束。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