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制造先锋中国忠旺

龙月2015-07-26 23:38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龙月 中国忠旺今年的头一件大事,就是筹备五年之久的天津铝压延材项目年底前将开始投产。

7月中旬,刚刚从天津项目工厂赶回北京上市公司总部的中国忠旺执行董事兼副总裁路长青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天津的铝压延材项目对于忠旺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天津的铝压延材项目将主要生产铝合金中厚板,包括航空航天、船舶、商用车、特种车及轨道车辆等领域使用的交通运输板材及化工容器用板材等,目前这类产品在中国基本依赖进口。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完善集团铝加工产业链,并逐步扭转国内高端铝板带材商业产能严重不足、相关需求长期倚赖进口的局面。

铝压延材项目也将成为忠旺重要的收入来源及利润增长点。根据波士顿研究报告,中国铝压延材的消费量将不断上升,由2011年760万吨增至2020年1,600万吨,消耗量增长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至2020年约占全球消耗量的一半,行业前景极为广阔。

厚积薄发:天津工厂尚未投产订单已超30万吨

忠旺天津的铝压延材项目,设计产能300万吨,分两期建设。第一期设计产能为180万吨,共有两条生产线,目前已完成第一条生产线的厂房建设,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与调试,随后将立即进行试生产。这一项目也是忠旺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发展项目,项目建成以后将成为全球设备最先进的高端铝压延材生产基地。

中国忠旺筹划拓展高精铝压延材业务已久。路长青介绍,在投资天津铝压延材项目之前,集团就聘请世界知名的咨询机构对市场供需情况、技术门槛、人才资源、项目规模及资金投入等进行了详尽的调研,并做出了充分的技术及资金准备。

目前全球高附加值铝压延材产品的消耗占铝压延材消耗总量的33%,而中国的比例仅为12%,远低于全球水平,高端铝压延材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依赖进口满足市场所需。忠旺早于同行企业看到这一商机。

2011年至2014年间,忠旺分四期斥资合共约38亿美元从美国、德国等国家购买全套进口设备,又从美国和欧洲聘请数十位工程师加盟,以加快铝压延材技术储备及研发步伐。

第一条生产线主要生产铝合金中厚板,包括航空航天、船舶、商用车、特种车及轨道车辆等领域使用的交通运输板材及化工容器用板材等,此类产品目前在国内基本为技术及生产空白,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天津的铝压延材项目将改变目前国内高端产品无法自主生产的局面,全部建成后还将面对全球市场,对于海内外市场整个供需的改变,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国内市场的积极反馈也佐证了忠旺这一预期。据了解,天津忠旺马上开工的第一条生产线实际产量大概在60万吨左右,虽然还未投产,但是国内的采购订单就已经超过了30万吨。

超前布局:从建筑铝材“转身”工业铝材,金融危机逆势增长

中国忠旺现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亚洲及中国最大的工业铝挤压产品研发制造商,这得益于早些年的重要战略调整。

忠旺初期以生产建筑铝型材为主,但是其创始人刘忠田意识到,建筑铝材渐成红海,竞争激烈,利润日薄,而中国工业的未来发展,不能单靠低成本、低技术来维持,必须走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之路。2002年,正值忠旺在建筑铝型材领域大获成功之时,公司决定向工业铝挤压产品领域进行了战略转型。

当时很多同行企业不明白忠旺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有些人甚至觉得,忠旺是自己在断送大好前程。因为那时候中国的企业去做工业铝挤压产品,技术和设备都很有限,而且当时中国的市场需求也很小。

确定转型后,忠旺加大力度引进先进设备。2003年忠旺向德国订购了全球第一台125MN的铝挤压机。当时中国铝加工企业使用的挤压机基本在5-20MN之间,20MN的挤压机在中国大陆只有一两台。忠旺引入如此吨位的机器,让国内同行几乎没人能看懂忠旺要做什么。

而事实上,忠旺斥巨资引入最先进设备,是经过国内外大量调研、摸准市场所做的慎重决策。路长青回忆,2003年订购125MN铝挤压设备的决策,是公司在美国、欧洲,用了两年的时间调研的结果。董事长刘忠田更是在美国亲自跑市场,开着车从东岸到西岸,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一路上拜访潜在客户,到各个先进的铝加工企业参观,做足调研。

几年后忠旺的超前决策体现出了巨大价值:在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的三年,中国忠旺每年的净利润以超过90%的比例增长,这完全依赖于忠旺之前定制的125MN和75MN挤压机的投产,因为这些设备投产后,产品基本上是卖到美国、欧洲、澳大利亚,主要应用于船舶、大型重卡,而国内当时在这些领域的工业铝挤压产品的生产基本是空白的。2009年5月8日,中国忠旺在香港上市,一举创下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最大的IPO上市。

优势互补:用深加工业务提升企业毛利,拓展国际市场

从2011年起,忠旺集团在原有的工业铝挤压产品业务基础上,延伸至深加工业务,并落实了铝压延材业务的发展计划,建立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三大核心业务架构。

工业铝挤压业务为集团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及现金流;深加工业务由于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未来对提升集团的毛利率有积极的作用;铝压延材的技术及资金入行门坎高,市场需求庞大,长远而言将会是集团的增长动力所在。

深加工通过切割、焊接、打磨、表面处理等一系列工序,将工业铝型材产品进一步加工成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客车及货柜车、城市捷运系统、汽车、重型卡车、船舶、航空等)以及机械设备和电力工程等领域。

深加工业务由于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对提升忠旺的整体毛利率有积极的作用。随着深加工中心于2013年正式投产,忠旺开发出一批顺应交通运输轻量化趋势的新产品,如铝制消防车、高寒高铁车厢厢体、半挂车等。

目前,除了各式全铝商用车及特种车辆以外,忠旺还加快研发一些汽车零部件、铝制光伏设备、电动大巴车身整体解决方案等深加工产品。以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例,中国忠旺还与华晨汽车合作全铝合金车身新能源电动大巴项目,这种铝合金车身比一般钢制车身减重比率在40%左右,忠旺更独立完成了从设计开发、材料供应到大部件焊接等重要生产环节,目前这一新能源电动公交客车已经进入路试阶段。

深加工产品不仅让忠旺集团更具市场竞争力,还助力集团回归并不断开拓海外市场。自2008年至2012年,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哥伦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铝型材的反垄断调查案高达12起。其中,美国于2011年3月终裁的“双反”政策“杀伤力”尤其巨大,该政策决定对中国产铝型材征收8.02%至374.15%的反补贴税及32.79%至33.28%的反倾销税,涉及中国出口美国的1、3、6系列铝合金型材。“双反”之初,忠旺的深加工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意识到贸易壁垒危机后,忠旺加速推进深加工中心的研发生产,成功突破“双反”政策壁垒,2012年全年销售2.8万吨、2013年这一数字上升到5.33万吨,2014年在深加工产品销量增长带动下,集团的出口销售量按年显著增加35.3%至约8.4万吨。为开拓美国之外地区的出口市场,集团还于2014年内分别在日本及德国新成立了子公司。截至目前,忠旺覆盖的国外市场已包括美国、德国、英国、巴西、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据忠旺集团2014年财报,2014年忠旺深加工产品的销量按年攀升18.9%至约6.3万吨,平均毛利率为36.3%。

创新不止:“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创新基因助力忠旺领跑行业

近年来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较以前有所放缓,但得益于忠旺对自身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公司终保持稳健增长。“忠旺一直强调,要做出别人做不出的产品,在中国同类型的产品中,始终坚持做最好的。”路长青说,“在新产品的研发方面,我们投入了非常大的人力和资金。”

忠旺集团于1998年组建企业技术中心,该中心配有国际先进科研设备和仪器,拥有6个专业研究室,22个分析实验室,5个紧扣产业技术的创新团队,并于2012年获得“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质。2013年忠旺正式被批准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截至2014年,忠旺已累计获授权专利320项。

目前,忠旺已开发出一批顺应交通运输轻量化趋势的新产品,另有多种新研发的产品正在接受测试验证。而筹备了五年之久的天津的铝压延材项目2015年底前投产后,更将弥补国内高端铝加工铝合金中厚板的空白。

在路长青看来,中国制造业中存在着严重模仿现象,低品质、低价格进行销售。但对于忠旺来讲,公司成立至今,从来没有按照这个模式去做。“我们一直强调,别人做不了什么,我们做什么;别人做的好的,我们比别人做得更好。”路长青说,“凭借这样的企业基因,忠旺在产品方面始终领先一步。实际上不管大环境好不好,客户对高性价比的产品需求是存在的,这里面体现的是产品的竞争力。”

在铝加工行业,忠旺以技术规模等优势,一直处于领跑位置。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的统计,在中国市场,忠旺一家的产量和销量,等于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乘以二。

但与此同时,忠旺又一直保持了低调作风。路长青说,欧美有很多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在某些细分领域做得非常出色,值得忠旺好好学习。“做企业就像逆水行舟,既然上了这条船了,就要用力向前划。忠旺在努力往前走,其他的同行企业也在努力往前走。

目前,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经济模式结构性改革,提倡产业升级,加上全球交通运输领域轻量化步伐加速,为铝加工行业创造了有利的经营环境。路长青表示,公司将会抓住机遇,提供高质量的铝加工产品,并继续致力于交通运输、机械设备及电力工程等领域以降低能源消耗、实现低碳排放为方向的轻量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