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静的凝视 : 中国人家 | 荷兰摄影家罗伯特·凡德·休斯特(中)

Laura艺术笔记2022-08-27 07:23

深入探究这个系列作品,愈发清楚的一点是,荷兰绘画传统给予摄影家的滋养与影响——对故土的热爱常常在艺术创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份情感又可以如此迂回婉转。"中国人家"的每一幅室内作品均散发着引人注目的光亮,即便是那些充满灰色的图像,也仿佛接通电流一般。休斯特曾说 : "拍摄时我只带相机和三脚架,我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光线,不是人造光源,而是自然光,从窗户透进来的那种。"所以他会等待,等待最恰到好处的光线和最适当的情绪,那一刻,他才会按下快门。

我欣赏这份"热爱"所具备的委婉特质。

后现代主义时期的英美摄影史更偏重摄影媒介的纪实性、社会性,却忽视了摄影作为想象、反思与虚构之载体的艺术表现力。本质上,影像是被符码的信息,其展现的“真实”是某种“内部的真实”——不是世界的表象,而是艺术家的意识,或者说艺术家想要赋予真实世界的某种秩序。就像那张让多萝西娅•兰格(Dorothea Lange)声名鹊起的摄影《移民母亲》(Migrant Mother),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宗教画的影响。为了让画面产生忧郁而伤感的氛围,也为了使照片能达到更多的煽动性,兰格对画面中的人物进行挑选,并设计了画面。

历史上"摆拍"的杰出摄影师中,兰格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弗朗索瓦•蔻勒(François Kollar)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电机》(Bolting of a motor cylinder),那个拧紧螺拴的技工,很可能只是在摆拍。蔻勒被人与机器失衡的比例关系所吸引,像是发生在一个荒诞故事里的场景一样。再比如,法国摄影师维利•罗尼(Willy Ronis)著名的人文摄影《巴黎小男孩》(Le Petit Parisien),一张被称为他的“自画像”的照片——一个刚买了法式长棍面包的小男孩,高兴地奔跑。同样,这张作品也不是抓拍。这类人文照片,它的内容是真实的,摄影师所做的只是找到一种适合的载体并加以艺术提升,而这并不违反"人文"的内涵。好比一个作家,即使他如实地描绘这个世界,但那毕竟不能被视为现实本身。体会到这个事实,也就接近了摄影的本质。

文/熊琦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Laura艺术笔记】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