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新宝钢

李超2015-07-20 08:26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超 3月的北京,谈判再一次陷入了僵局,新日铁重申了“无法保证中国市场供应”的立场。这已经是这家来自日本的钢铁公司,在三个月内第二次拒绝中国“保持稳定供应”的请求了。

日方拒绝稳定供应的产品由特种钢精制而成,是特高压核心零部件制造的关键材料,中国每年的需求量维持在10万吨左右且还在继续增加,但大部分依赖日韩钢铁公司的进口。

让中方谈判组感到焦虑的是,如果不能找到替代者补足差额,特高压的生产就有可能受阻。在政府高层的布局中,特高压已经成为继高铁、核电后,又一个尝试走出国门的装备制造产业。

包括宝钢、武钢在内的国内钢企补足了其中的一部分,但要满足高端装备制造走出国门的大局,在核心技术突破和批量生产高质量产品方面还要再加把劲。但不管怎样,考虑到钢铁行业目前的困境,这显然是一笔划得来的生意。

兴奋点远不止于此。尽管宝钢以全行业3%左右的产能占比,创造了整个行业三分之一左右利润,但仅仅30万吨高端材料产生的经济价值,就远超过300万吨常规钢材的经济效益,这简直是一个巨大的蛋糕。

宝钢注意到了这个细节。高层的想法是,如果改变再大一点,下定决心使公司由钢铁制造转型为新材料生产,分享这个蛋糕的价值,宝钢就有可能摆脱整个衰退的钢铁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这是宝钢新计划的一部分,一份围绕这款新材料的生产方案已经开始制定,而对于这家刚刚年满30岁,正在制定自己下一个 6年(2016—2021)规划的钢铁企业来说,一个更为庞大的计划正在酝酿。

新生意

“在宝钢没有介入前,特高压的专门供给材料100%都是进口自日本和韩国钢铁公司,一年大概10多吨,”宝钢股份硅钢部部长吴彬表示,“随着宝钢的介入,进口量越来越少,今年基本上可以全部实现国产化”。

硅钢部是宝钢突破高端材料生产的核心部门,供给特高压变压器铁芯制造的新材料即产自于此。

生产这款材料的是一种叫做取向硅钢的特钢产品,国家仅特高压一项的需求量为每年10万吨左右,如果把整个电力基础建设的因素考虑在内,对取向硅钢的需求将会出现巨大增长。

在一般取向硅钢方面,国内目前产能规模仅有110万吨左右,且大部分集中于武钢和宝钢,二者合计占据国内85%的市场份额。但一般质量的产品显然无法满足特高压走出国门的需要,这也是中国不得不为了10万吨产品供给两次求助日本企业的原因。

此前,宝钢通过技术研发,突破了专门供给特高压的核心产品瓶颈,可以保证特高压目前的使用需求。但按照国家推动特高压走出去的步伐,如果不能稳定且有效地扩大产能,后续的缺口还会扩大。

缺口来自多个方面,国内特高压建设及变压器节能技改工程,国外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逐渐加速的电网基建投资等,都会带动高端取向硅钢的需求量。

在钢铁行业维持低迷状态的2014年,取向硅钢全年出口6.43万吨,同比增长118%,到了2015年一季度结束的时候,出口数字就达到2.99万吨,同比增长456%。有机构预测,取向硅钢今年全年出口有望达到12万吨。

更乐观的估算是,高端制造业如军工、核电、高铁、海工装备等需求增长推动高端特钢需求进入至少10年的上升期,已经确定的投资规模已达到上千亿元。

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正在谋求转型的宝钢显然不想错过。在已经酝酿的转型计划中,宝钢未来的发展也将高端取向硅钢作为重点之一。“在硅钢产品方面,宝钢低端产品与高端产品的比例是一半对一半,但我们现在已经下定决心做高端产品了。”吴彬表示,“今年年底就会停掉两条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生产线,关闭大约50万吨的产能,集中力量做高端。”

显然,眼前的生意好做,未来的蛋糕难吃。鉴于特高压以及电网输出带动的未来市场,国内钢企现在的能力还远远不足以支撑未来的竞争。“宝钢已经在储备更高端新材料的技术了,个别产品的技术已经超过日本和韩国的公司,”吴彬称,“这些产品已经具备生产能力,但要批量化生产,还需要一些新生产线”。

这种集中力量转型材料生产的努力是宝钢未来6年规划的重要部分,在这个还在编制的规划中,宝钢未来发展的框架已经基本搭建完毕。

基础框架将从制度层面对宝钢今年的转型探索加以确定,核心仍将是“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中国到全球”的转变。而“从钢铁到材料”的转变是宝钢此轮规划中,走向高端制造的尖兵。“固定投资方面,宝钢产能扩张基本结束,除了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工艺改进,新计划中没有增加新增产能这一项,”宝钢股份董秘朱可炳介绍,“宝钢将努力由制造向服务转型,要完成从生产钢铁到生产材料的转变。”

转变的核心是钢铁行业新商业模式的探索,这个有点步履蹒跚的行业被拯救的希望看上去不大。宝钢显然不想在这样一个局面下寻找竞争力,随着未来钢铁产品的绿色化和市场对各种材料的需求度提升,钢企转型的新生意将具有更广泛的市场空间。

私人订制

在刚刚结束的内部会议上,陆志新做了发言,重点是讨论如何在钢铁行业实现个性化定制。这位宝钢股份总经理助理觉得,“以前那种埋头扩产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钢铁企业应该认真和下游的客户交流一下了”。

问题产生的背景是,消费市场越来越个性化,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已经成为制造类企业集体闯关的方向。作为制造原材料提供商,宝钢必须为这种闯关提供原材料支持,否则将有可能丢掉新兴市场,这是宝钢转型计划里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解决“规模制造能力与个性化需求匹配”的难题。“一炉钢的产量就是几百吨,按照传统的做法,一旦用户的单位需要无法满足这个基本量,我们就没有办法生产,强行开工有可能产生大量的余料。”陆志新称,“这和家电这些装配型企业走私人订制的道路是不一样的。”

实际上,家电企业属于装配型企业,在装配元件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消费者可以根据个性需要自由组装,这也是目前智能家电私人订制走的路子。但这在原材料生产企业,尚难批量化实现。

工作还是要开展,思来想去,宝钢尝试了走大客户路线。与中小客户相比,大客户具有需求稳定、批量化等特点,在宝钢的客户体系中,10%的大客户,为公司创造了80%的价值。宝钢的计划是,“在保证单次采购量的基础上,通过满足大客户的个性化需要,探索柔性制造的路径”。

“考虑到生产的成本,订制化一定是重点面向重要客户和高端产品的,我们的第一步就是要努力实现柔性制造,首先满足重点客户或者消费者的需要,”陆志新称。

以汽车为例,宝钢的汽车板市场占有率超过50%,目前,汽车对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轻量化、高安全性、节能等”也对宝钢的汽车板生产提出更高要求。

“我们在尝试把加工制造环节直接延伸到汽车生产厂,用我们的板材直接做一个车壳,汽车厂可以在上面装备其他系统,”朱可炳介绍到,“这样汽车厂就有可能不再需要购买钢材,后续裁剪加工等环节也会省掉,这也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要的一种探索形式。”

要做到这一步,宝钢要解决的是如何获取客户需求数据并进行深度分析,据陆志新介绍,宝钢正在尝试建立一个工业大数据分析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把宝钢和客户的生产系统联系在一起,实现部分生产数据同步分享、分析,以便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当然,要做到这一步还要依赖于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带有智能功能的自动化生产线,可以使数据的采集更加准确、多元化,这显然是国内大多数钢铁企业需要突破的门槛。

宝钢尝试满足个性化需要的另一种方式为提前介入,与上下游的产品研发保持同步,以使双方的供应与需求保持同一水准,即宝钢主推的“先期介入模式EVI”。

所谓“先期介入模式EVI”即供应商早期介入,直白一点就是宝钢提前参与到汽车厂的产品设计、模具开发、现场工艺等各环节中去,“全过程参与的好处是既可以提前知道客户的需要,又可以使双方的产品研发保持同步”。

EVI模型涵盖了从“先进工程设计、早期(概念)和车身设计、模(工)具设计开发、车型投产和批量生产”等汽车开发制造全过程。宝钢要做的是,搭建一个共享的平台,然后提供“选材支持、零部件同步开发、新材料、新技术的推荐应用”等工业服务。

在整个体系中,宝钢已经和200—300个供应商开展了合作,“以前供不应求的时候,企业只要加大生产即可,现在要看我们能拿到多少订单,用什么样的成本生产出来,为用户提供了什么增值服务”陆志新称,“生产会变得不再盲目。”

当然,这实际上也是互联网+在钢铁行业的落地探索,对于感官上略显沉重的钢铁行业来说,互联网模式和私人订制系统的植入,将有机会让整个行业变得更为“轻量化”。

两条腿走路

在上海总部的一个冷轧车间,投入几千万的无人驾驶行车已经上线运行,它结束了这个车间依靠人工驾驶行车、吊运钢卷的历史。在宝钢的计划中,这是把生产线带向更高自动化程度的开始。“在未来制造的整个环节中,部分工序上的人工使用会大幅减少,高端自动化机器的使用率会提升”是宝钢未来能够实现智慧制造的依靠,也是宝钢新6年规划的重要支撑。“一些恶劣环境下的工种用机器人替代是必然趋势,”陆志新告诉他的同事,力度还要再大一点,不要显得太保守,“在已经制定的规划中,如物流运输中无人驾驶的汽车能否使用都在讨论”。

冷轧厂的自动化改造是一个开始。今年宝钢捞锌渣机器人正式上线,在这台机器人身上有宝钢的一些期望,包括借此实现智能制造等。从去年开始,冷轧厂即尝试利用机组定修和年修实施了11项自动化改造项目,并准备在20多条主机组上分批推广实施。

刘文波是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致力于工业4.0在中国的落地研究,他也是宝钢股份的独立董事。在他看来,“针对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要把工业4.0要变为生产模式落地,必须要经过自动化和数字工厂两个前期准备阶段”。“还在依赖手工劳动的企业要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升级,”刘文波分析指出,“此后,企业要尝试建立数字化工厂,让整个制造和管理的流程用数字进行管理和体现。”

显然,对生产线的改造是走向高端制造的开始,对宝钢来说,把互联网模式引入到冰冷的机器上,借此实现对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商业模式的改造是下一步要完成的功课,“这也是中国制造业目前亟待提升的领域,”刘文波强调。

在这个过程中,从工业生产线上提取的数字可能会起到更大的作用。未来6年,“我们将努力发展工业大数据,形成一个带有预测性质,以支持经营决策的系统,”朱可炳觉得这是一个必须做好的事情,“需要一方面来自市场端,另一方面来自内部特别是多个生产基地的深度协同需求”。

在宝钢内部,这个系统叫做“全流程成本盈利分析系统”,目前可以做到的是对每一个合同产品的生产环节进行评估、测算,通过数据对生产环节和工艺进行调整,宝钢对大客户订制化的服务也依靠这个系统的运行。

数字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在宝钢正在搭建的钢铁电商平台中,向第三方开放交易平台发展是主要方向,而参与方在平台上的交易痕迹都将转化为大数据,相较于生硬的机器,数字带来的价值将在不久以后体现。

其中一个可以摸得着的效果是,通过将宝钢全国80多家加工中心和仓储纳入数字化平台,可以实现对平台钢铁交易之后产品运输调配。

同时,通过对钢铁电商平台交易数据的分析,能够把“很多小的批量需求,整理成规模化的需求,我们会越来越清楚的知道客户想要什么,”这也是钢铁企业极力想要突破钢铁电商和物流系统的原因所在。

实际上,这可以看做是宝钢探索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尝试,在刘文波的研究体系中,这属于制造业的智慧工厂阶段。在该阶段,“不同工厂间的设备实现互联互通,由数字组成的网络可以不再依靠人力,可以把生产指令传递到每一台机器上”。

再有两个月多一点,宝钢将迎来投产30周年纪念日。自1985年高炉点火投产以来,这家中国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见证了中国经济的狂飙突进。

而如今,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第4个10年以后,整个国家开始重新寻找发展的动力,作为中国经济肌体中的国家队成员,宝钢承担着探索具体路径的任务,这将是一场更为复杂和艰巨的国家创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