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首次发文聚焦保护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最关心两个问题:产权、政商关系

李晓丹2017-09-28 17:05

(全景图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9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一份文件被迅速转发。这份文件的名字很长——《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但这34个字让企业家兴奋不已。这是中央首次发文聚焦保护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吃下了一个“定心丸”。

产权、政商关系,这是近年来中国企业家做投资最关心的两个问题。文件明确提出,要求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建立企业家个人信用记录和诚信档案,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副所长刘泉红主持了这份文件的企业家精神课题的前期研究,深圳、浙江、河南等省市都是课题组调研的重点省市,而调研要重点了解的问题就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下,如何进一步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真正激发市场活力。

“企业是中国经济社会运行的微观细胞,企业家是参与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未来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刘泉红说。

为何此时提出要保护企业家精神

“文件出台对于提振市场信心非常必要。”刘泉红说。

刘泉红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课题组为这份文件所做的前期调研从去年上半年就开始了,当时引起高层对企业家精神高度关注的是企业家对实体经济的关注有所下降,有些企业将投资转向了虚拟经济或者房地产,实体投资意愿下降,也有企业将投资重点转向海外,这些现象背后意味着要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迫切需要激发市场活力。

国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边泉水则从数据中看到了类似的问题,他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中,有一个数据正在下滑。“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的贡献率有所下滑,这表明经济当前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需要提高效率。”边泉水说。

边泉水表示,提高全要素效率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靠改革,这需要从宏观层面来实现;另一个就是要靠企业家不断进行创新,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创新,这都需要发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高频词。

在2015年的两会期间,中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6年4月,中央再次强调要“加强改革创新开创发展新局面”;2017年6月,中央针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明确表示,要抓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张杰表示,中国正处在产业大变革的时代,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企业家涌现出来推动新经济、新模式向前,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企业,这样中国经济才能更快更好发展。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樊涛在看到《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这份文件后,也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家是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一个群体,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关键作用。

樊涛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是: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全局眼光。“这是企业家最为可贵的精神特质。”樊涛说。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企业家精神最突出的就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这是最根本的要求。

刘泉红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文件是从三个层面来进行诠释的:第一个层面是如何从市场、法制和社会氛围三个维度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第二个层面是企业家精神的界定以及怎样去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第三个层面是如何从加强政府服务和组织领导方面,完善发挥企业家作用的体制机制。

怎么保护企业家精神

姜哲是雷虎飞行器的首席科学家,他看到《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文件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中国无人机最好的企业都会选择深圳?

“目前,中国最大的无人机企业在深圳,即便是北京的无人机公司,也都会在深圳设置办事处。”姜哲说。

无人机是这一轮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典型行业,从技术层面来说,这是一个多种新技术融合、交叉的行业,无人机涉及气动、结构、导航、控制、通讯以及可靠性等多门学科技术。目前全球70%—80%的民用无人机来产自中国,中国是这个领域的产业最前沿。

姜哲列出了无人机企业选择深圳的几个理由:除了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和扶持政策外,吸引无人机企业扎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深圳周边产业配套服务好,东莞、佛山有完整的五金、电子配件、模具以及机加工生产工厂,现在基本上一公里之内可以找到无人机企业需要的所有配件。

而在刘泉红的实地调研中,他则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到了企业家对于创新和投资存在的顾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创新类企业对知识产权和产权的保护缺乏信心,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容错机制没有真正健全,一些企业在推进改革和管理创新上迈不开步子。”刘泉红说。

对于国企的管理创新,李锦也有着类似的看法。“企业是国企改革主体,企业家是改革的执行者,所以提倡企业家精神是很重要的。在国企改革中,企业家精神要发挥作用,需要有容错机制,应该鼓励企业家勇于改革。”李锦说。

作为国有企业的负责人,樊涛也建议,要激发国企创新需要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法制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诚信经营的竞争氛围,鼓励创新鼓励试错激发企业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与国有企业不同,在当前的这一轮创新中,中小企业的尝试更快一些。

莫尼塔研究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目前国有企业的盈利改善不错,但这波利润行情主要来自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经营效率提高、治理结构改善还需要进一步推进。这个时候,也需要提倡企业家精神,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改革非常重要的环节。

钟正生认为,目前的民间投资是低位企稳,想要再上一个台阶肯定需要政策激励。

“8月的金融数据就显示,企业中长期贷款有些乏力。如果房地产调控再升级,房地产投资下行压力会加大,再加上地方财政的约束加强,基建投资的空间也会收窄,这个时候经济真正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制造业,在制造业中有九成是民营投资,这就涉及到增加企业家投资信心。”钟正生说。

对于今后在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家创新动力方面,政府需要做的事情,刘泉红认为,今后会陆续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核心是加强知识产权在内的产权保护制度建设,通过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落实,从源头上对政府政策和行政行为实现约束,创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继续扩大放管服改革,文件中也在反复强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活力。

“当前的营商环境,特别是制造业的营商环境是需要特别关注的。这次对企业家精神的保护给出明确定调,也表明未来会有相关的改革来释放新的激励机制。这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张杰说。

边泉水认为,从2014年开始,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出现显著提升。接下来,不仅要从财政和金融方面来创造好的宏观环境,还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家创新的积极性。

“企业创新主要存在于中小企业,融资上应该有更大力度支持。对于企业家来说,也要更加充分保护企业家的知识产权。同时也要看到,国有企业也在努力创新,要给管理层提供激励机制,除了持股外,还应该有更大力度的激励。”边泉水说。

张杰表示,“税费问题、融资问题、补贴问题、寻租问题、进入壁垒问题,这些都是企业关心的问题,这里面既有老问题,也有新问题。”

后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

(2017年9月8日)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断涌现,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着力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引导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创业创新、服务社会,调动广大企业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企业家作用,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2.基本原则

——模范遵纪守法、强化责任担当。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更好发挥企业家遵纪守法、恪尽责任的示范作用,推动企业家带头依法经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为建立良好的政治生态、净化社会风气、营造风清气正环境多作贡献。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生机活力。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创新政企互动机制,完善企业家正向激励机制,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增强企业家创新活力、创业动力。

——遵循发展规律、优化发展环境。坚持党管人才,遵循市场规律和企业家成长规律,完善精准支持政策,推动政策落地实施,坚定企业家信心,稳定企业家预期,营造法治、透明、公平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

——注重示范带动、着力弘扬传承。树立和宣传企业家先进典型,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造就优秀企业家队伍,强化年轻一代企业家的培育,让优秀企业家精神代代传承。

二、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

3.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认真解决产权保护方面的突出问题,及时甄别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剖析侵害产权案例,总结宣传依法有效保护产权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案例。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方面各环节,加快建立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长效机制。研究建立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依法依规补偿救济机制。

4.依法保护企业家创新权益。探索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以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为参照确定损害赔偿额度,完善诉讼证据规则、证据披露以及证据妨碍排除规则。探索建立非诉行政强制执行绿色通道。研究制定商业模式、文化创意等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

5.依法保护企业家自主经营权。企业家依法进行自主经营活动,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建立完善涉企收费、监督检查等清单制度,清理涉企收费、摊派事项和各类达标评比活动,细化、规范行政执法条件,最大程度减轻企业负担、减少自由裁量权。依法保障企业自主加入和退出行业协会商会的权利。研究设立全国统一的企业维权服务平台。

三、营造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6.强化企业家公平竞争权益保障。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确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和业务。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反对地方保护,依法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完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环境,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依规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7.健全企业家诚信经营激励约束机制。坚守契约精神,强化企业家信用宣传,实施企业诚信承诺制度,督促企业家自觉诚信守法、以信立业,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利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整合在工商、财税、金融、司法、环保、安监、行业协会商会等部门和领域的企业及企业家信息,建立企业家个人信用记录和诚信档案,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

8.持续提高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简约性。推行监管清单制度,明确和规范监管事项、依据、主体、权限、内容、方法、程序和处罚措施。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效避免选择性执法。推进综合监管,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市场协同监管。重点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等领域推行综合执法,有条件的领域积极探索跨部门综合执法。探索建立鼓励创新的审慎监管方式。清除多重多头执法,提高综合执法效率,减轻企业负担。

四、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

9.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各级党政机关干部要坦荡真诚同企业家交往,树立服务意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同企业家建立真诚互信、清白纯洁、良性互动的工作关系。鼓励企业家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交流,通过正常渠道反映情况、解决问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讲真话、谈实情、建诤言。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家成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模范,更多国有企业家成为奉公守法守纪、清正廉洁自律的模范。

10.树立对企业家的正向激励导向。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对企业家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失误失败给予更多理解、宽容、帮助。对国有企业家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等为目标、在企业发展中大胆探索、锐意改革所出现的失误,只要不属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当谋利、主观故意、独断专行等情形者,要予以容错,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11.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把握好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对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的宣传报道,展示优秀企业家精神,凝聚崇尚创新创业正能量,营造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挥企业家作用的舆论氛围。

五、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

12.引导企业家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加强对企业家特别是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优良革命传统、形势政策、守法诚信教育培训,培养企业家国家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企业家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员工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

13.强化企业家自觉遵纪守法意识。企业家要自觉依法合规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强化诚信意识,主动抵制逃税漏税、走私贩私、制假贩假、污染环境、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不做偷工减料、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亏心事,在遵纪守法方面争做社会表率。党员企业家要自觉做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的模范。

14.鼓励企业家保持艰苦奋斗精神风貌。激励企业家自强不息、勤俭节约,反对享乐主义,力戒奢靡之风,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企业发展遇到困难,要坚定信心、迎接挑战、奋发图强。企业经营成功,要居安思危、不忘初心、谦虚谨慎。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竞争意识。

六、弘扬企业家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

15.支持企业家创新发展。激发企业家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依法保护企业家拓展创新空间,持续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将创新创业作为终身追求,增强创新自信。提升企业家科学素养,发挥企业家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吸收更多企业家参与科技创新政策、规划、计划、标准制定和立项评估等工作,向企业开放专利信息资源和科研基地。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家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探索建立创业保险、担保和风险分担制度。

16.引导企业家弘扬工匠精神。建立健全质量激励制度,强化企业家“以质取胜”的战略意识,鼓励企业家专注专长领域,加强企业质量管理,立志于“百年老店”持久经营与传承,把产品和服务做精做细,以工匠精神保证质量、效用和信誉。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着力培养技术精湛技艺高超的高技术人才,推广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品牌,扶持具有优秀品牌的骨干企业做强做优,树立具有一流质量标准和品牌价值的样板企业。激发和保护老字号企业企业家改革创新发展意识,发挥老字号的榜样作用。

17.支持企业家追求卓越。弘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支持企业家敏锐捕捉市场机遇,不断开拓进取、拼搏奋进,争创一流企业、一流管理、一流产品、一流服务和一流企业文化,提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脱颖而出,培育发展壮大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七、弘扬企业家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

18.引导企业家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增强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引导和支持企业家奉献爱心,参与光彩事业、公益慈善事业、“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应急救灾等,支持国防建设,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就业、关爱员工、依法纳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家要自觉做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的模范。

19.鼓励企业家干事担当。激发企业家致富思源的情怀,引导企业家认识改革开放为企业和个人施展才华提供的广阔空间、良好机遇、美好前景,先富带动后富,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导企业家认识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投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振兴和发展实体经济等方面作更大贡献。激发国有企业家服务党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担当精神。国有企业家要更好肩负起经营管理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责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0.引导企业家积极投身国家重大战略。完善企业家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机制,鼓励企业家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参与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参与军民融合发展,参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兴业,为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

八、加强对企业家优质高效务实服务

21.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做好“放管服”改革涉及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建立健全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核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和领域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探索。优化面向企业和企业家服务项目的办事流程,推进窗口单位精准服务。

22.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建立政府重大经济决策主动向企业家问计求策的程序性规范,政府部门研究制定涉企政策、规划、法规,要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建议。保持涉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基于公共利益确需调整的,严格调整程序,合理设立过渡期。

23.完善涉企政策和信息公开机制。利用实体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线上线下载体,建立涉企政策信息集中公开制度和推送制度。加大政府信息数据开放力度。强化涉企政策落实责任考核,充分吸收行业协会商会等第三方机构参与政策后评估。

24.加大对企业家的帮扶力度。发挥统战部门、国资监管机构和工商联、行业协会商会等作用,建立健全帮扶企业家的工作联动机制,定期组织企业家座谈和走访,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对经营困难的企业,有关部门、工商联、行业协会商会等要主动及时了解困难所在、发展所需,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前提下积极予以帮助。支持再次创业,完善再创业政策,根据企业家以往经营企业的纳税信用级别,在办理相关涉税事项时给予更多便捷支持。加强对创业成功和失败案例研究,为企业家创新创业提供借鉴。

九、加强优秀企业家培育

25.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规划引领。遵循企业家成长规律,加强部门协作,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将培养企业家队伍与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同步谋划、同步推进,鼓励支持更多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在实践中培养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

26.发挥优秀企业家示范带动作用。总结优秀企业家典型案例,对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诚信守约、履行责任、勇于担当、服务社会等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以适当方式予以表彰和宣传,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强化优秀企业家精神研究,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行业协会商会、知名企业合作,总结富有中国特色、顺应时代潮流的企业家成长规律。

27.加强企业家教育培训。以强化忠诚意识、拓展世界眼光、提高战略思维、增强创新精神、锻造优秀品行为重点,加快建立健全企业家培训体系。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商会等开展精准化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科技培训、管理培训、法规培训,全面增强企业家发现机会、整合资源、创造价值、回馈社会的能力。建立健全创业辅导制度,支持发展创客学院,发挥企业家组织的积极作用,培养年轻一代企业家。加大党校、行政学院等机构对企业家的培训力度。搭建各类企业家互相学习交流平台,促进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组织开展好企业家活动日等形式多样的交流培训。

十、加强党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领导

28.加强党对企业家队伍的领导。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作用。增强国有企业家坚持党的领导、主动抓企业党建意识,建好、用好、管好一支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国有企业家队伍。教育引导民营企业家拥护党的领导,支持企业党建工作。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多种方式,努力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

29.发挥党员企业家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对党员企业家日常教育管理基础性工作,加强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教育党员企业家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经营管理各项工作中,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彰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重要性,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和合力,制定和细化具体政策措施,加大面向企业家的政策宣传和培训力度,狠抓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方面分解工作任务,对落实情况定期督察和总结评估,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宏观经济研究院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