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郑秉文:中国应该建立社保精算报告制度

宋笛2018-03-12 11:11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宋笛  中国人口结构的“超速”变化正在引起政策层、学者的普遍关注。

“最新的老龄化是什么情况呢?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7.3 %,总数是2.41亿人 ,而2011年仅为1.84亿,占13.7%,每两年大约增加一个百分点,每一年平均增加1000万左右,就是一年差不多增加一个希腊的总人口数量级的老龄人,或者说一年增加的老年人相当于两个新加坡。”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由经济观察报举办的“两会面对面”座谈会中如此表示。

与此同时,新生人口的数量也正在减少。郑秉文表示, 2017年是实施全面二孩的第二年,该年的生育数据是一个重要指标。2017年统计出来新生婴儿是1723万,比2016年的1786万还少了63万人,在人们的预期中,本来2017年的出生人口是个小高峰,大大高于2016年,这个结果出人所料。“这是一个震撼,谁也没有想到,引起了人口学家和社会保障学家的一些议论。” 郑秉文表示。

在郑秉文看来,中国人口结构逆转是个趋势,少子化表现为人们生育意愿低下,抚养成本越来越高,一方面,劳动就业人口的绝对数量和占总人口比例逐年减少,不利于经济增长。2017年中国16-59岁人口是9亿多,占总人口66.1%,根据联合国预测,到2035年下降到8.18亿人,占比是57.0%,到2050年再次下降到6.94亿人,占比下降到50.8%。

另一方面,老龄化表现为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越来越大, 2035年老年人超过3.4亿,占总人口28.5%,到2050年高达4.4亿,占比高达35.1%,高于美国等好几个发达国家。

就是说,老龄化一方面的结果是劳动力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是老年人越来越多。这就要求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要积极应对老龄化。

目前,老年人口的矛盾既表现为经济的,也表现为社会的,其中,矛盾最突出的是四个群体——失能失智老人、失独老人、城镇空巢老人以及农村留守老人,特别是失能失智的老年群体,按老龄办数据,这一部分群体在老人中占比达到18%,目前国家正在试点长期护理保险。

“失独群体能有上百万,城镇空巢老人能有上千万,农村留守老人能有上亿人,这三个群体也都需要出台一些政策,这样,既可释放一些劳动力(他们的子女),有利于经济增长,又可解决目前最突出的老龄化的社会问题。” 郑秉文表示。

在过去的数年时间中,政策层对于老龄化、人口结构逆转问题投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过去的五年是从国务院到各部委发布关于老年问题文件最多的五年,特别是在过去两年,这些文件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主要集中在养老服务上,包括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老年人招呼服务项目、加快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利用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养老服务业、划转国资充实社保基金等等,多达七、八个之多,这是史无前例的。”郑秉文表示。

人口结构的逆转对于中国的社保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郑秉文看来,目前的社保制度仍然有很多需要完善的部分。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中,郑秉文提交了四份提案,其中一一份有关中国应该建设社保精算报告制度的建议。

“中国需要建立这样一个报告发布制度,用来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制度建立提供依据。没有精算制度,中国的社保建设就像盖大楼没有施工图一样,盖到哪就是哪。”郑秉文表示。

在郑秉文看来,比起欧洲的高福利的政府养老模式,中国更适合走美国的社会养老模式,即包含国家、企业、个人三个层次相互配合,发挥所有因素的积极性,共同发力的保障制度。“美国人把自己的社保制度叫做‘三条腿板凳’,第一条腿是国家建的制度,第二条是企业建的计划,第三条腿是个人投资或购买的,三条腿都有税收政策,中国第一条腿又大又粗,第二条腿小小的,第三条腿今年就要诞生。社保模式选对了,不仅是社会安全网,也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如果模式选错了,它将成为社会骚乱的火药桶,还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经济负担。”郑秉文表示。

大科创新闻部主任
主要关注于科技类、创业类产业政策、创投领域以及交通物流领域。擅长深度报道和人物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