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需要制度保障

言咏2022-11-10 16:44

言咏/文 近日,针对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建立健全医务人员容错纠错机制”建议,重庆市卫建委答复称将加强调研,论证建议的可行性。此前,这位人大代表指出,“基层的一些医疗工作者长期处于高强度、重压力的工作状态,如果有关部门不加区分地用‘问责处分’来推动工作,会导致基层医疗工作者身心疲惫、进退失据”。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董蒨,11月8日发布一个朋友圈,称一位患儿需要进行肝母细胞瘤手术,但自己却被封控在小区无法为孩子主刀。朋友圈截图获得大量转发后,经过社区与当地防疫部门的沟通,董蒨如期为患儿进行了手术。

放在常态化防疫的当下,这两则新闻其实共同指向了一个命题:国家卫健康委三令五申要求保障的民众就医权,如何被不折不扣地落实?不能因疫情防控而耽误患者救治——这如何成为不可突破的底线与共识?

在随后的官方回应中,青医附院和董蒨所在的社区都表示对紧急医疗需求有相应预案。这样的预案,应该规则统一,且成为每个医院、每个社区的机制“标配”;申请绿色通道的流程也应该广而告之,让民众知晓。如此,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求诊患者,才有据可依,知道怎么按流程申诉处理。通过舆论发酵最终解决了问题固然值得欣慰,但不应是常态,一个真正让民众预期稳定、放心安心的机制是,不会哭的孩子同样“有奶吃”。新冠肺炎疫情时有三年,此前也有过一些悲剧教训,这样的常态机制应当建立起来了。

制度建立起来后,如果执行得僵化,就难以落实到位。从这个角度看,重庆这位人大代表关于“建立健全医务人员容错纠错机制”的建议可谓中肯。虽然这个建议不仅仅是针对疫情期间的,但它对于当下的意义十分重要。试想,当一个急症患者被送至医院,是黄码或者核酸结果未出,医院救人为先,防护措施也到位,但仍造成了院感,怎么办?说实话,医院的压力也是巨大的。生命脆弱有可能转瞬即逝,这时需要给医院灵活机动处理的空间,尊重并信任医务人员的专业判断,允许他们在不违反防疫规定的大前提下酌情处理,事后也不一刀切地追责。这样才能让医院敢救人。

甚至不仅医务人员,社区、民警等基层工作人员也需要这样的容错机制。当封控社区的民众有紧急就医需求时,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关卡往往是社区。性命攸急关头,社区工作人员是僵化执行政策,层层请示、层层报批,还是灵活处置,当机立断放人?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追责制度有没有灵活的豁免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僵化依规处理或者把皮球踢给上级,在个人自保的角度是最安全的,敢于“救人为先”更需要勇气、需要担当。这种勇气和担当的背后,是对生命的敬畏,是人类悲欢彼此相通的怜悯与善意,不仅不被惩罚,反而应被鼓励,因为这正是“生命至上”在微小行动上的诠释。

疫情防控是为了保障民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如果因僵化执行政策而让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受损,这样的次生灾害与防疫初衷相悖。要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让“生命至上”得已落实,需要有标准、有弹性、可操作的制度来保障。具体如何执行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但无论如何,制度要保护医务人员救人为先的行为,要为基层工作人员在民众性命攸关之际灵活处理保驾护航,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人性的善良,让社会关系更加润滑,也让疫情防控政策更能获得民众长久的支持和配合,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评论版主编
武汉大学法文系毕业。08年入职机动记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