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皓峰:清末民初的武林(3)
导语:在民国的时候,武术界的人一下成为社会的名流,而明清两代民间都是禁武的,都是文官压制武官,习武的地位并不高。像梅兰芳以前也是社会身份低,但在民国成为社会名流,武士会跟这个有相象之处。武术成为中国人辨析自我形象的一个出处,一个保留地。这很奇怪,中国文化大家看不起,年轻人又不感兴趣,但是一说习武的人,反而你会尊重他,这是一个文化的怪象


我们再来说《逝去的武林》,我觉得皓峰写的李仲轩,这个文章是可遇不可求的,我编那么多年,没见过这样的文章。有人说他这个文章什么都没讲,你仔细想想也是,他没有谈形意拳的技术,可是确实让好多人如醉如痴。他没有谈武术技术,但是谈武术了。他并没有从一拳一脚谈武术,但是他从整个宏观上来谈武术,从文化层面、思想层面、人性层面,这些东西即使不练武术的人,跟你也是息息相关的,所以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如果真正谈具体武术的东西倒反而不行了。我们大家都爱看武侠小说,我喜欢看金庸,其实粱羽生的武术写的比金庸内行,打起来都有依据。金庸里面真正打的时候没有什么,他说的都含含胡胡的。但是我们为什么喜欢看金庸?我觉得他从人性层面、文化层面等来谈,这才能引起共鸣。我倒不是说徐皓峰像金庸,你可能将来比金庸还厉害。我觉得《逝去的武林》起到了让那么多向往武术的人或者对武术不了解的人,你对武术技术可能不了解,但是你能跟武术起共鸣,这是很了不得的事情。见过很多专门谈武术的人在那谈,可是别人却无动于衷。其实真正的武术技术吸引人,可是武术深层次的东西却越来越吸引人。所以我觉得《逝去的武林》就成功了,这个我当时也没有想到,刚开始我也不认识他,拿过来咱们就登着看,因为我们比较喜欢看读者来信,我们就跟捡着宝贝似的。像老先生去世以后,皓峰不写了,我们有点难过,但是也不好办。

我再说点细节,当时写完以后,好多人以为他是武林中人呢,因为武术界喜欢这样,上你家找你去,皓峰的妈妈专门给我打电话,我们说对他寄予很大希望,但是她说我们不希望他做这个。当时挺有意思的,有的要求教拜师,如果不同意的还要跟你辩论。后来他妈妈觉得这是挺不好的环境,挺不希望的。但是后来我发现,真正武术的东西不用你去教化,他自然而然就有明白的。最后皓峰这二十多篇文章给我们《武魂》带来挺好的效益。从《逝去的武林》的刊登,让我对武术的认识从技术层面,或者原来干脆认为是体育项目,因为我们杂志是归北京体育局的,认为是一种体育项目,后来逐渐发现不是这么回事,你光盯着一个技术的话理解不了武术,离武术远极了,太皮毛了。而且武术这个东西,我觉得是需要不断的,你把你所有人生的经验和体验柔进去,你都能找到呼应,你只要会找。

史航:确实,看《逝去的武林》的时候,我当时有一个最深刻的印象,跟之前看到的,比如人民体育出版社经常出一些小册子,跟任何一种拳法的册子不太一样,那些对我来说就跟第六套广播体操没有什么区别,它是一个招式。而《逝去的武林》从语法和文法是比较独特的,我记得皓峰说过四种法,今天再给我们说一说吧。

徐皓峰:武术分四个层次,演法是给外人看的,亮亮功夫。后来成立武士会之后,李存义把形意拳的演法退去了,不让形意搞表演。第二个是练法,你练的这个方法。有的时候一些身体的动作,中国虽然也有器械的训练,像西方拳击似的,但是往往是一些特殊阶段,或者说给嫡传弟子,他有很高明的器械的训练。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靠自己本身的身体来练,这就是中国武术实操的概念。所以练跟用肯定是有差距的,但是一般教徒弟,就教你练法,功道自然成,你自己去悟。只有门内的弟子,老师给你讲用法,南北武林都是这样。更高的是传心法,前面三个方法,人只能按步就班,因为当你所面对的,你是一个千年的经验,一个传统的总结,你在这些东西面前,你再聪明也是一个外行,所以在演法、练法和用法的时候人没有自学能力,你的脑子永远不可能开窍,你照着这个练就完了,因为你要学的东西太强大了,这就跟孔子去见周朝庙堂的人,那个东西太强大了,我还去探讨什么根本来不及,我就唯唯诺诺跟着就完了。到了心法阶段,你的程度也到了,你也是一个好根器,老师告诉你心法。

人只有到心法阶段才有自学能力跟自我悟的能力,得到心法之后你去分析其他的拳,你去吸收养料,或者你总结自己以前,或者按照这个拳某些方面再往前进半步。其实像中国武术的普传,李存义往往普传到练法,用法也就透露一点点,透露这一点用来训练部队或者教几个用来撑门面的徒弟。什么是撑门面?就是必须得打,有人来了得打。所以中国武术其实是公开比武的。再往后涉及到练法,好多人练一辈子武术,练法都没有得到,师傅教的都是表演的方法,你用表演的方法去练功,那肯定出不来功夫,因为各个要领、身体的开合程度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普传了,但是可悲的是,我们普传的都是卖艺的东西,那大众对武术也会有误解,它应该有的尊贵地位也会被降低。

史航:说到演法和练法之外用法和心法这个层次,我们在座有一位太极拳府内派名家,皓峰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肖老师,让肖老师从演法开始的四法,你们再聊一聊。

徐皓峰:《逝去的武林》出来之后,我最重要的是有了三位朋友,一位是常先生,还有一位是李仲轩的师兄的孙子韩玉,他从山东到北京来找我的时候,反正也很传奇了,他主动拿出一些东西,包括他的程度,我俩一对就对上了。第三位是肖老,肖老看我的书,主动来跟我做朋友,这是我非常荣幸的。肖老有他的特殊性,大家一看肖老,肖老是一个中欧的混血儿,但是他却传承了中国最地道的府内派的太极拳。杨式太极比较有趣的是杨式太极有一个府内派,这个府内派,最早杨露禅是在王府里面教太极拳,到杨家第二代、第三代才开始向大众传播,到民国的时候太极拳风靡,其实传的,有的为了普传,它会有变化。这个府内派,当时杨露禅除了在王府里面教公子哥,他重点的还教了一个管家,因为没有必要教武术、去办学,各方面都还好,所以太极拳就成了他自己真正的个人爱好,没有让它职业化。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肖老由于特殊的机缘遇到府内派的传人,承袭了这个。府内派在现在太极拳界算是地位很高的,因为他长期不跟外界发生太大的关系,所以他忽然一现世之后,经常让人有意外之喜,知道原来太极拳是这样的。肖老的传奇,因为肖老自己有一个拳场,你到他的拳场一看,你会觉得场面不可思议,给人感觉是一个外国人在教中国人打太极拳。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