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艺术史的差异:《詹森艺术史》的翻译工作(11)
导语:朱青生: 西方艺术史心里其实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关于艺术的历史,就是在历史上出了哪些艺术,然后根据历史的时间顺序,把它排出来,展现出来,第二个更重要,就是透过艺术研究历史,艺术就变成一个形象物,它就变成一个形象学了。

    那么实际上中国的书法中间,它之所以公布,是因为书法的一条线里边,处处都跟人的肉身有关,这是一个电影,叫《枕中书》还是《枕边书》里边一个镜头,这是比较极端的把书法和人体和人的肉的关系,人的情欲和身体感觉联系在一起。书法也从来都是和政治联系在一起,这是红军的标语,模收地主土地,现在有很多钱的人,大家小心一点,还是共产党的标语。这个是孙中山写的天下为公,大家都是很清楚的。就是在这个字和笔划里边,这种精神的力量,实际上都是一种人间的政治存在的劲魄。这是大成殿上的牌匾,我们从这些笔划里边看到了即使是帝王,也要对于天地的一种崇敬和尊崇,这样人和神的关系,可以通过一道线,你们看到这道线,里面每一笔的庄重,里边的厚实,都把它包括在内,获得了表达。

    这个就是八大山人写的王羲之的兰亭序,但是把它扩大以后,一笔中间是不是大家所熟悉的荷花,荷花的杆子就是从这儿来的。那么我们再回到《兰亭序》,虽然这是冯陈述(音)的一个摹本,但是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在我们说的中国文化形成自己的艺术的实质和自觉的当口,艺术中间的每一个细节里边,都有人的肉身,都有人际关系,都有人和自然、环境的交流,也都有人和神圣的一种关联。所以这样,人的一种存在,都在一笔中间深藏于此,瞬间表达,无筋无骨,因此书法中间无限的意味,就在千年的观赏中间,无限的被展开。

    那么正是因为我们有对书法的解释和认证,所以我们就是完成了对世界艺术史大会的申办,现在全世界的专家,大概2016年要来到中国,跟我们一起来讨论在世界上除了有西方的艺术史之外,应该有像中国这样的艺术,它可能书法不能够构成历史,就像我开始说的,但是我们如果在一起讨论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人类的艺术、世界的艺术,原来并不都是要画成一幅画,也不是要做成一个雕塑,可能在一笔中间,已经完成了人类的全部。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会发现这本艺术史的一开头,就是一个偏执的错误,是因为在这本书里边,一开始的时候,艺术的起源是从洞窟壁画开始的,而洞廓壁画里边有一只野牛,就是因为这只野牛,是按照希腊的传统,它是一个再现的形象,是一个模板再现的形象。因为大家把艺术看成是一个再现的本体,或者象征的符号,因此如果按照西方的观念去做艺术史,那艺术史就会从一只野牛开始。

    所以我们看到,艺术的起源其实也是一次文化的选择,假设我们把王羲之的这个书法,把八大山人的那一根荷花的杆子,把徐渭的那一种,在泼墨中间的那种意味,都看成是人的表达,这一层踪迹,就是人的一种痕迹,都可以成为艺术的话,我们会发现在旧石器时代里边也有这样的地方,大家注意没有?它没有是野牛,而这样的痕迹也许实现的更早,不是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也就是公元前三万年前,可能在公元前三十万年前,艺术已经起源了,如果我们以书法作为艺术的中心,来重新写作艺术史的话,艺术可能是另外一种解释,艺术的那个人为的痕迹和内在的表达,会成为艺术起源的基础。艺术本来的本体可能它什么都不是,所以我们给它造了一个字来表达,这个字读外(音),是无有的存在的反切,这是我们编出来的字,而这种外可以使本体像存在,留下第一道痕迹。当人存在的时候,艺术就存在着,谢谢。

      读者提问

 提问1:那个字再现一下。

朱青生:这是我编出来的字。无有的存在,用无和爱(音)拼接起来,它的写法也是上面是半个无,下面是半个在(音),读(wai),第四声,造了一个字表示本体。什么是书法?书法就是从无向有的一次第一道痕迹。就是人的本体是我在什么地方,然后所谓存在就是一个行为,或者生命的轨迹,你只要一动就有一道痕迹下来,痕迹被自觉就是书法。如果我们把书法朝这个角度理解的话,那么书法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人人都可以为之,只是在文化中间,某些文化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的文化,曾经把它发展到极致,而今天却属于全世界人民的一种文化的共同价值,所以这才是真正的书法。如果我们把书法只是看成对于汉字的写作,那是传统书法。传统书法当然好,但是如果它只能被少数人用的话,那只能成为博物馆里面的珍品,而不能成为我们今天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依赖。

    提问2:老师您好,我是学中国画的,现在准备考研,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自古我们像画画,现在很多画家都有个论点说以书入画(音),还有石涛(音)老师的,综合他们这些理论,我在想,其实山水画这种差异。第二个还有个问题,您刚刚说画石如写草书,画树如写篆书,那画人如什么?

    朱青生:好,当然你刚才的引申很好,画什么我们都可以把书法放进去,但是我刚才把书法做了一个更远的引申。书法如果竟然是人存在的一种表达的话,我们如果在绘画的过程中间,把人的寄托和表达看的比画出什么东西更重要的话,这就是书法,这是一。第二,中国的艺术其实很丰富,就像西方的艺术,其实也很丰富,那么我们是为了讲道理,就把它单纯化,就把它最突出的部分拿出来讲。中国的青绿山水可能就是比如西方的象征绘画的差不多路子是一样的,我不是说它一样,而是说差不多的路数。中国也有写实的传统,长期以来都有,从来没有泯灭过。我们现在就是为了强调这两个文化中间的作为它的核心价值的部分,我们就强调它的差异,在西方像伦勃朗的一些素描,它的线条也很好,西方历来有很注重笔法的艺术家,像哈尔斯(音)这些,也有通过笔法表达情绪的艺术家。

我们今天就是为了能够把艺术史的问题,世界艺术史的大门打开,就通过这样的说明。我在很多国际的场合也这样讲,就引起大家得这个问题的重视,所以我如果要回答你这个问题,如果具体的分析一个艺术的话,不能这么简单,不能说中国艺术就是书法,或者就是写意画,那就太片面了,中国艺术有很丰富的不同的状态,谢谢。

    提问3:你能不能能够从书法的角度,去解读一下整个艺术的历史,比如国画用书法去解读,能不能把那个油画也用书法的角度去解读一遍,然后从这个角度去写一下世界艺术史,有另外的一个结果。

    朱青生:谢谢你的建议,就是我们能不能用中国的眼光来看世界的艺术,这个恰恰是我写卢浮宫时候的方法。其实我写卢浮宫的时候,就是想要用比如笔法,就是笔墨的角度解释卢浮宫里面很多作品,当然中国的艺术并不是只有笔墨,我们在古代的时候还有第一古意(音),我刚才也提到了,就是把(93:48)也作为艺术,也可以用它来解释西方的艺术。我在做卢浮宫片子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而且我在北京大学也做过这样的系列讲座,但是后来这个卢浮宫的节目,做着做着有点变了,因为我们中央电视台的专家,他们心中都有人民,所以他们有群众,他们要注意收视率,他们就把我的这些比较太专心的想法,稍微放到我专业的里面去做,片子里面没有显现出来,所以我觉得看那个片子不大看得出来,慢慢就会越来越少,就没了,看不出来了。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