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眼镜行业:90后工人渐远
劳动力各项成本还会继续增加,产品又因产量过剩难以提价,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很多中小型企业将扛不下去。劳动力紧缺且成本大幅上涨,已使温州一些中小型眼镜企业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详细]
-
包装印刷:漫长的货款回收期
温州是中国印刷业三大印刷基地之一,然而,众多企业规模小、产品低端、打价格战等因素,使得他们只能沦为大型企业的配套商之一。在大企业的强势话语权下,漫长的货款回收期,在资金链紧张的现今,已是高悬在每个印刷业主头上的“达克摩利斯”之剑。[详细]
-
那些留守的“电子鸟”
沈创斌经营的电子五金加工厂,正饱受工人涨薪、成本上升、资金饥渴的困境:“日子不好过,很难,非常难。”在深圳宝安和龙岗区制造的零件被整装组合,然后运到菜市场般的华强北卖场出售,创造国产山寨的神话。现在,华强北依然喧闹,但中小电子加工厂则困难重重。[详细]
-
中小服装企业撑不住了
为应对资金紧张及控制风险,几大国有银行今年以来已经停止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虎门一家颇具规模的服装企业老板表示,汇改重启一年来,人民币升值5个点,工人工资上涨了15%左右,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了20%左右,企业利润接近零,银行方面认为风险过高,已经基本上停止向企业贷款。[详细]
-
家电:去库存风险加大
国内工业品市场正在经历深刻变化,比较突出的反映在家电行业。企业经营面临着两头受难的局面:一端是为抗通胀而加大原料采购,另一端却是需求疲软。不少企业为了去库存更是采取打折、促销、直降等多种手段以回笼资金。[详细]
-
家具商: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尤其二、三线城市楼市火爆,武汉也不例外,这带动了下游家具行业的景气。然而好景不长,在“限购令”等一系列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武汉的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详细]
-
高新区:助力中小企业
当东南沿海中小企业遭遇危机的时候,地处西部成都的中小企业却是另一番景象。依托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天府新谷等孵化器的支持,一批批中小企业却在成都高新区创业、成长、重生。[详细]
-
文化融资新解:地方政府的担当
文化旅游产业既是西安五大主导产业的第一产业,也是曲江文化产业的重要核心,作为文化部首批命名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地方政府正希望通过全方位的“关怀”,来建立规模庞大的文化产业集群。[详细]
-
“治通胀”不应以牺牲中小企业为代价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周德文说,可以这样讲,若银根紧缩政策不调整,下半年全国将会有40%的中小企业面临停产、半停产,甚至倒闭。现在中小企业面临的危机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严重得多,如果紧缩政策不改变,今年下半年至明年春节前后,我预料会有40%的中小企业停工、半停工甚至倒闭。当前民营企业正遭遇五大“扼颈之困”。首先, 人民币升值;其次,通货膨胀;再次,“用工荒”持续多年,工人对工资、福利的要求越来越高;此外,最重要的还是融资难的问题。[详细]
-
民营企业发展要靠创新
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说,民营企业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下,只不过困难更多些而已。目前民营企业倒闭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第一是融资难,成本高;第二是制造业成本不断增加;第三是企业用工难,现在企业不仅招工难,而且用工也贵,企业利润很薄,很多企业都不想干了;第四是企业税费负担也在加重;最后,政府提供的宏观环境也不利于民营企业,一些民营企业想扩展、想投资,但投资无门,很多潜规则特别多,而一些行业则被国有企业垄断,比如能源、资源甚至公交系统几乎全都是被传统国有资本垄断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