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房地产调控“去行政化”,房企持谨慎乐观姿态,“提前布局优于被动应对”成为主流房企的不二选择。要听“市场”的,而不是听“市长”的,房企对市长的酒量、沙盘上的蓝图所传达的诚意,开始保持警惕,经济活跃地区所展现出的吸引力,将成为2014年房地产业的焦点所在。
                                                                                                                                                                                                                  ——编者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哲

    经济观察报:绿地今年的销售计划是2400亿,超过万科的规模了?

    张玉良:绿地2013年的销售面积约1660万平方米,销售额1625亿元,销售额与万科约有70亿元的差距。提出这样的目标,我们也做了一些预判,目前的土地储备足够支撑今年的销售。

数字并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一家公司一定要有自己的定位和实现目标的能力,公司可以用数据化的目标来激励和考核团队去实现一个目标,但不能单纯去追求一个数字的结果。 [详细]

万科:会进一步提高融资国际化程度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廖杰华 除了销售额超过1700亿再创新高外,2013年的万科在扩张和转型中不断向前。对于2014年的万科而言,日子并不会太舒坦。一是在行业老大的位置上呆了多年之后,追赶者和超越者的脚步已清晰可见,二是当互联网迸发出摧毁一切的能量时,万科却暂时不具备足够的应对能力。

    经济观察报:怎么看2014年房地产市场?

    万科:2013年不同地区市场差异较大。其中,一线以及部分沿海二三线城市,市场景气度较高,而内地多数三四线城市,由于近年来开工较多,仍处在去库存阶段。预计2014年主要城市的住宅市场将趋于稳定,而三四线城市的住房库存压力将得到一定缓解,未来的市场状况会有所改善。 [详细]

  • 黄其森:加大长三角布局力度

    泰禾现在也逐步在打通这方面的产业链,比如说商业地产现在能成为我们的优势,在郊区有商业的配套,楼盘的优势竞争力就不一样了。[详细]

招商地产:房价大涨是小概率事件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廖杰华

    经济观察报:怎么看2014年房地产市场?对调控有什么样的预判?

    招商地产:一方面,客户有效需求仍强烈存在,推动房价上行的动力仍存;另一方面,成交量价的绝对值已超越历史高点,市场处于高热状态。但考虑到外围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国内经济转型的配合需要,我们不认为政策方面会再出狠手打压房地产市场。2014年大涨和大跌是小概率事件,市场高位盘整将是主要状态,区域市场将严重分化。[详细]

碧桂园:继续“放权”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吴娓婷

    经济观察报:美国虽承诺维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但仍有缩减QE的可能,这是否会影响碧桂园在资本市场发债?在融资领域有什么样的计划?

    碧桂园:美国政府缩减QE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认为,国际金融机构会眷顾有业绩、有潜力的优秀企业。碧桂园希望2014年增加更多融资渠道,不排除与更多优秀合作伙伴合作开发项目。[详细]

雅居乐的追赶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吴娓婷

    经济观察报:2013年,地产企业的“千亿俱乐部”扩容至七个,500亿俱乐部内企业也大幅增加,集团如何看待地产企业的快速周转、规模的重要性?集团是否已做好进一步快速周转的准备?

    雅居乐地产:展望2014年,在稳健财务前提下,集团会继续以“短、平、快”的策略为主,藉此缩短开发周期及加快资金周转率;同时集团亦会积极竞购土地,并提高刚性需求产品的比例,以应付长远的市场需求及确保项目的盈利能力。[详细]

  • 周政:调控将“去行政化”

    2014年,我们将在保证财务稳健的前提下继续增加土地储备,计划新拓展大悦城城市综合体项目,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和南京、成都等重点二线城市。[详细]

  • 万林义:把握资本市场融资机会

    这些投资人一旦进来必然是接受了两个前提,一是整个资产日常的收益率,不会大起大浮;第二接受实现回报是一个相对长期的事情,至少3-5年,期间不要有急功近利的做法。我们做股权性融资的前提是必须认可阳光新业作为管理团队,如果不认可,我们就不会做。 [详细]

王志刚:确保现金流安全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郭海飞

    经济观察报:金融街在融资领域有什么样的计划?

    王志刚(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与政策相符的、同时与我们自身条件相匹配的融资渠道,我们都会去积极的争取。传统的融资渠道我们公司做得还不错,这一点也跟我们的战略有关,也一直得到了大客户资源的支持。我们的融资成本在行业内应该是有优势的。

    另外,我们这种持有物业也能够及时补充经营性贷款,还有更新的融资渠道我们也都在研究和运用,包括我们在2012年成立了房地产基金公司。[详细]

高一轩:深耕北京轨道交通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郭海飞

    经济观察报:你如何看待2014年的房地产市场?对楼市调控有什么样的预判?

    高一轩(京投银泰副总裁):鉴于美国量化宽松QE3的退出,中国如果采取相对应的货币政策,楼市涨幅必然收窄。但目前很多企业收缩三四线投资,集中投资一二线城市,土地成本上升,房价短期上涨趋势依然不改。

    政策退出是时间问题。但在一二线城市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政策不会在短期内退出。多重政策会遵循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陆续退出。[详细]

范小冲:二三线才是主战场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芳洁

    经济观察报:2014年,阳光100在业务拓展上的战略是什么?

    范小冲(阳光100常务副总裁):现在房地产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利润却越来越低。阳光100将更加追求有利润的增长,而不是简单追求规模。

    2014年,阳光100确定的主要的产品线是发展街区综合体开放式的商业街区,多元化的业态,既有时尚的元素,又与当地的本土文化相融合,满足大家社交等体验型的消费需求是生活方式中心,也是具有城市客厅功能的特色文化商业街。[详细]

卓越集团:2014年是政策空档期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廖杰华

    经济观察报:怎么看2014年房地产市场?对调控形势有什么样的预判?

    张远(卓越集团执行总裁):我认为2014年是一个“空档期”,新的政策很难全部实质性地落地,比如对房地产长期发展影响巨大的房地产税和农地流转问题。目前的房产税试点基本都是失败的,其推广对房地产市场没有任何影响;农地流转面临着地方政府的重重阻力,目前仍然还停留在一个资产认可的层面,但要对房地产市场有什么影响还远未到时候。[详细]

王东升:用互联网思维运作产业园区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宋磊

    经济观察报:你对2014年产业园区市场有着怎样的判断?

    王东升(联东U谷副总裁):2014年,联东U谷有两个明显转型:布局电商平台,通过整合更多的产业资源,无边界地把各种信息对接起来,通过O2O线上线下互动的这种互联网思维做好服务。另外,把产业平台变成服务平台,未来变成服务型企业。[详细]

刘希模:有限选择区域市场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郭海飞

    经济观察报:对于商业地产领域的投资,有着怎样的计划和安排?

    刘希模(首开股份董事长):布局商业地产是首开重要的战略选择。首开商业地产公司以提升资产价值为核心经营理念,紧密联系市场,经过一年多的运作,积累了大量的战略品牌合作资源,为实现住宅开发和商业项目的有效互动打下基础。[详细]

朱凤泊:养老地产市场仍将一片浑浊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宋磊

    经济观察报:很多房企都在涉足养老地产,但盈利模式似乎困扰着不少房企,你对这种现象如何看待?

    朱凤泊(北京太阳城集团董事局主席):很多房企有土地储备,但传统住宅出口被堵小了,想转型养老地产打开一个新的出口,所以呼声一片,但真正动手做养老的不多,真正做成的更少。大概80%是炒作概念,只有20%是真正做养老地产。[详细]